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宋朝好丈夫(种田) > 第146章完结

第146章完结

“她既然是个糊涂人。mzjgyny.com我也是外来的不知规矩的夷女。总不至于被她欺负了去?”

季青辰笑了起来。

劳四娘一惊,正要相劝一句:

她们外来人在明州城还是先依着大家大族里的规矩,竖一个贤良知礼的样子才好。这样才好让本地的商人眷属接纳她们。

就算不是为了生意,也是为了将来坊里那一千多的光棍坊丁娶到老婆。

却又听她道:

“达里要是讲他们的规矩,我们在楚扬河道上投的钱,可就是一分都回不来了。罢了,我也是不要这脸皮了。先把饭碗保住了才是正经。也不用管吃相好看不好看了。”

劳四娘一听,顿时也觉得是这个理。

要是讲人家的规矩就吃不饱,那还不如讲讲自己的规矩。

反正唐坊也就是打伙谋财一起过日子的三千户人家。要他们一进大宋就明白宋人的规矩是什么本就有些不容易。

所以大娘子才有心先在坊民们在蕃坊落脚,让他们慢慢适应。

能适应的坊民就在两浙路的河道上做营生,不能适应的大娘子还有一处生意供他们生活——琉球岛上的开荒村子,顺便还能做南洋的生意。

饭都吃不上了,谁还和宋人官商讲他们的规矩?

凭什么大娘子大批的砂金投下去,该着收果子的时候,就轮到他们上场了?

抢不到河道,没有活干不能攒老婆本,坊里的光棍还谈什么娶老婆?

“只是,陈家……”

劳四娘犹豫着,小声提醒。

陈家可是要体面的百年世家。l

☆、129 心腹爱妾

劳四娘说着陈家,眼睛瞟到了屋子一角。

沿河有四个对开河窗,活动的格窗边烧着火炭,放着平桌,小蕊娘正跟着李秋兰学习用锡熨斗烫裙子。

虽然远来唐坊求亲,人家家主陈洪也是因为听说了唐坊季氏心向大宋,深知宋礼的传言。陈家当然是不愿意让姻亲人家失礼,有被人讥讽之处的。

大娘子把蕊姑娘送到黄府里去,不就是看着黄家娘子出身北方大商家?她自然懂大宋姑娘家规矩。也知道怎么安排外头生意,和外面的粗汉子相处。

这些年黄七郎在海上跑,他家里、码头、铺子的生意可都是黄夫人一手打理的。

但陈家毕竟不是暴发户……

“泉州官伎还在咱们坊里的时候,陈纲首是什么样子我也不是没见过。”

季青辰知道她的顾忌,笑着瞥了她一眼,漫不经意说着,

“文昌公子要去参加诗会,又是四明书院的山长邀请,想来与席的都是有功名的士子,或是官场上的年轻官吏了。他们少不了会有官伎陪席吧?”

劳四娘这才明白,她果然是早就清楚,连忙陪笑道:

“是。大娘子。三元阁那里酒库出产的小黄酒是本城的名产。上贡的美酒之一。所以官伎也是本地最出色的。”

“想来是明州城的官伎行首,在此楼中坐镇了?”

她想了想在楼云身边曾经见过的林窃娘。

她知道,能坐上行首之位的乐伎,除了色艺出众,都少不了有本府的官长做靠山。

只看林窃娘对楼云既恭敬又体贴的样子,谁不知道林窃娘就是楼云的相好?

骏墨那留下来的小子。他曾经在船上偶然说起过林窃娘是打算要退籍,嫁一户清白良家的。但大宋现在的风俗,多的是贫家、良家女子被父母送进大府里为妾。

更何况是林窃娘这样的官伎之于楼云?

能跟着楼云出使的官伎行首,将来退了伎籍,岂不是他府中理所当然的心腹爱妾吗?

在驻马寺里,她听着谢国运、阿池一个劲地游说她,说起她与楼云的亲事。

那时。她就知道必定有这样的事。

——现在留给赵德媛这位县主去烦心吧。

“这里的行首也是罪官人家出身?”

林窃娘的父兄本是泉州城大族出身。这事她当然已经知道了。

劳四娘见她对官伎的事情知道的还不少,胆子也大了些,道:

“本城的薛行首来历还怪一些。两浙路的安抚使王大人本是在江阴军为官。江阴是军州,薛行首是江阴的官伎。按说还是边军里的营妓。结果王安抚使从江阴军升任两浙路安抚使,到了明州城,薛行首也就升任了本地的官伎行首。”

“……这也是明目张胆了些。”

季青辰笑了起来。四顾看向了屋子各自站立的妈妈们,

“大宋律官员不能与官伎有染。我看楼国使带着官伎出使。背地里如何我不知道。当着外人的面。却是规规矩矩。哪里会不知忌讳,这样一路带着宠爱的在籍官伎升官的?”

季妈妈和扉娘子年老成精,互视一眼,完全无动于衷。

李秋兰在雕花衣架边。是一脸新来乍到,听着稀奇的神色。反倒是她身边的季蕊娘,她因为是经常学着大宋的规矩的。所以顿时肃了小脸,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