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逃婚俏丫鬟 > 分章完结阅读3

分章完结阅读3

饭了,这个时候大家都忙,谁也不会注意到两可出门。dengyankan.com

我伺候着成碧小姐吃完饭,回屋又略微梳洗,这才随着小姐去见谭须年。

这是我第一次见谭知府,虽不免有些惴惴可因为心里有事,也就不管那么多了。想着古代的官吏都差不多,喜欢摆架子、训人、显威风,在家里爱当老爷,差不多都一个德性!

我紧随在成碧小姐身后进了谭须年的书房,谭老爷察觉有人进门,忙抬头向门口看,见是谭成碧和我,动也没动一下,在右手心里卷成一卷的书也还照旧举在鼻子下面。

“成碧,你来找我做什么?”谭须年眼皮略微抬高,从书本上移过一双沉闷的眼神。

“爹爹,午饭刚过,女儿得知爹爹又在书房苦读,特地送茶水过来!”谭成碧很乖巧,将我端着的一壶茶接过去,走到谭须年的书桌对面轻轻放下,随后又问:“爹爹今日读的什么书?”

提到所读书籍,谭须年眼中顿时亮起,指着那本他已读了一半的书籍说:“这是孔明先生的《出师表》,每次读来都如览先生之高古遗风啊!能以满腹才学匡扶汉室、三分天下、七出祁山,先生可谓我读书人之楷模!”说到这里,谭老爷竟然摇头晃脑地在我和成碧小姐面前朗读起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我听着谭老爷读书,又观他状似十分陶醉的样子,心里想:原来,谭须年是个爱书如命的书呆之人。

不过,说来也不奇怪,古代读书者向来信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所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就是他们的价值观。若是放在现代,你读个二三十年的书出来以后到处碰壁找不到工作再试试,也许就突然发现,咱们古人的时代从这一点来讲还真是优待书生,所以才出了许多如范进那般的人物。

我和小姐都装作听得十分认真。

谭老爷几乎读完了三分之一的《出师表》才忽然顿住,问我:“锦心哪,小姐最近都做什么了?”

我赶紧走上前两步,鞠躬回话:“回老爷,小姐每日绣花、抚琴、下棋、看书!”

“很好很好!女子无才便是德,在家从父嫁人从夫,三从四德是根本,读书也不要读的太杂多!”

“锦心也不知道小姐读的是什么,锦心只管好好伺候小姐!”我顺着谭老爷的话回答,“不过,锦心觉得刚才老爷念的那些非常动听,锦心听了十分感动!”

“是吗?”谭须年听我说这话似是很意外,“你也能听懂我读的《出师表》?”

我赶紧摇头,“锦心是听不大懂的,只是觉得老爷读得十分好听,声音铿锵有力的,锦心觉得那文章写得不见得多好,老爷读得却是非常好!”

谭须年被我这番不露痕迹却明显恭维的话语说的心情大好,遂将手中的书籍放在了桌上,满面含笑地对成碧小姐和我说道:“可惜少迁就没有你等这样的耐心,每次读书给他听,他总是不到半柱香就睡着了。锦绣文章不入他耳,孺子何以成才?”

“老爷不必烦心,少爷定是还没悟到那书中文字的真谛,要不然他会和老爷一样的!有其父必有其子!”我又应了一句。

谭老爷更加高兴了,冲着我点头道:“锦心这话说得好,说得好啊!我三十一岁进士及第,少迁若肯用功,定能超过我!”

察言观色这么一会,谭老爷此刻心情大好,我看了看成碧小姐,于是,我们俩开始你唱我和地提起了唐氏医馆。

第八章 宏伟计划的实施(二)

谭成碧的话不多,不过是讲了一点灾民流徙和防止他们械斗生事的常识,谭须年点点头,这些都是每一任、每一处地方官府必须要做的,官府对流徙的灾民以及由此引发的大量乞丐诞生的唯一策略就是堵截、驱赶,实在驱赶不走了就将他们赶到一个狭小的区域里去,不准他们到处流窜。

当然,我也听说过特殊的案例,就是有些地方官为了消灭这些乞丐、美化自己的政绩,会将那些不幸窜入城中心的乞丐全部抓起来,或者投入大牢、或者让他们充当苦工去挖沙、开石等等,更有甚者直接集中屠杀,这些都是历史上有过的。

成碧小姐讲完之后,我便慢条斯理地讲述起来,从这些四处流窜的乞丐的成因讲到历史上出现的丐帮,还有这些人在城市中的利弊分析等等,听得谭须年和成碧小姐都有些吃惊,他们想不到我滔滔不绝说了这么一大套的东西,而且句句都不是信口胡说,皆是有根有据、引经据典。

“想不到,锦心竟有如此的见识和慧根,让你做丫鬟真是委屈你!”谭须年最后抚掌叫道,对我刚才的一番宏论自然十分钦佩。

“老爷高抬锦心了,不过是跟着小姐陪读,又有老爷的教诲,锦心常居幽兰之室难免身有花香罢了!”

谭须年对我的谦逊也很赞赏,微笑着朝我点点头,又问:

“那,若依你的见解,如何能避免这些人因病饿等缘由枉死街头啊,可有什么办法治理?”谭须年也谦虚起来。

“老爷,锦心倒是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说出来老爷不要见笑!”我依然十分谦卑,提醒自己千万不能因得意露了马脚。

“你讲!”谭须年竖起耳朵,神情十分认真地听着。

我便将自己的宏伟计划从头到尾的讲了一遍,最后我又强调说:

“老爷,我们这么做上是效仿皇宫的治理办法,下是要让利于百姓、服务于人民,如果我们依托唐氏药馆这个地方,建立起官府采购药材的制度,就可以由官府指导药品价格,并由官府把那些没有钱看病、没有钱吃药的贫弱人群照管起来,就像今天的唐氏医馆一样,免费赐给他们医药。这件事唐及能做,老爷更能做,而且一定比唐及做的更好,更制度化,更让百姓称道。到时候,整个郸城府的人都会对老爷交口称赞,这是上至朝廷下到黎民的一种创举,不但利民惠民,而且还能让官府的税赋有所增加,是有百利无一害的重大举措,老爷以为如何?”

成碧小姐在一旁听我侃侃而谈,呱啦呱啦说了约有半个时辰,好不容易才停住,便拽着我的衣袖问:“锦心,你这满脑子的奇怪想法都是怎么来的?”

我嘿嘿一笑,说道:“很简单,动脑筋想出来的呗!”

其实,我对谭老爷说的这些的确很简单,这就是我们现在意义上的一种政府采购制度,只不过,我的真实目的不是为了利民惠民、服务百姓,而是为了挣钱!

显然,我的这一伟大想法得到了谭须年的认同,他觉得这个想法的确一举两得,不但让官府得利,还能取信于民、让利于民,实在是天大的好事!

在成碧小姐的努力说服下,谭老爷将这件大事的操办权交给了我,不过,他还给我派了一个学徒,说是让我一定要好好教教他,让他早日成才!这个学徒,就是谭府的小少爷谭少迁!

我当即还向谭老爷保证,绝不要谭府出钱,也不要官府出一分钱就能办成此事。不过,谭老爷必须要出具知府的文书公碟才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