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个词来形容,他觉得梅花很代表这条街,清雅。wanopen.com店铺的招牌就是那梅花,青砖、青瓦还有脚底的青石板就是梅花枝干。
他突然觉得自己特有才情,不自觉地点点头。
“是梨花!”一个老丈的声音打断了他的遐想。
宋云飞此刻就站在他的摊位前,这是一个看上去还算慈祥的老丈,留着把山羊胡,他卖的是木质的小玩意儿。笑道:“这位公子不如买一些梨花镇的特产回家,送人,自已把玩都好。”
“那本少爷就看看这小玩意儿。”他蹲下捡起一只木刻的小老虎,左看了右看,此虎只能说远看像只虎,近看四不像。
殊不知,这是民间艺术化的虎,就像小孩子脚上穿的虎头鞋一样。这虎可爱着呢!
宋云飞跟老丈胡扯了几句,便问到了自己的疑惑之处:“老丈,不知这梨花镇可有什么秘密?”
老丈对这话没有意外,只是笑呵呵地说:“说起咱梨花镇呀,那确实跟别处不一样。先年蒙古鞑子入侵中原时,镇守梨花镇的将军二话没说就直接投降了,蒙古人为了表扬那位将军就将梨花镇归了他管。这一管可就一个朝代呀!”
宋云飞对这种事是深恶痛绝,斥道:“这还算是汉人吗?卖国贼!”
老丈对此说话不以为然,“那可不一定。其它镇倒是跟人家开打了,结果如何?有好几个镇都遭到了屠城啊。老百姓其实懂得不多,吃饱穿暖就好。而且在那将军的管辖期间,梨花镇慢慢地就变成了这个样子。那时候百姓苦啊,几户人家合用一把菜刀,可梨花镇的日子跟过去没啥两样。”
“后来呢?”宋云飞对此起了兴趣。
“后来呀,咱大明的太祖爷来了,那将军的后人第一时间开城门迎接,将大印送了上去。可是未等太祖爷表彰那将军的后人,他们就举家离开了梨花镇,没人知道去了哪。可见那将军不是卖国贼,是想用自己的一点力量护住咱汉人哪。”
老丈其实不懂这故事里面的弯弯道道,这话是从上辈传下来的,有人问他就这么说,这故事镇上的人都知道。
可宋云飞却上了心,原来那小姑娘说的秘密还真有啊。不禁又问:“那么说,也有宝藏了?”
老丈一愣,笑了两声道:“算是有吧,这遍地的梨树不就是宝?知道这里为什么叫梨花镇吗?据说啊,那将军的夫人闺名就叫梨花,将军为了讨夫人欢心,就在梨花镇到处种满了梨树……。”
宋云飞皱皱眉,他好像被那叫聂书瑶的姑娘给耍了,这些秘密跟宝藏在梨花镇根本就不是秘密。
“不行,我得赶紧回去请教表哥。”
他抓着木头虎起身,给了老丈一块碎银子,大步流星的走了。
ps:新书求各类支持,请收藏一个。
第021章 素织坊
更新时间2014-11-5 18:20:38 字数:2507
街上的事聂书瑶不知道,她正在自家布店里听管事讲这几天的经营状况。
聂书瑶的布店名叫“素织坊”,自她九岁那年就正式接手了,卖的是棉、麻布等面向大众的货色。但棉布的花色却是极多的,买的人不少,这两年比他们家药店的收入还多。
特别是本店的特色布——花色格子。这是她的独创,虽然只是棉布价格却不便宜,甚至比绸缎还要贵。
其实这布说白了也就是色织布,属于纱线先染色后再织的一种。比起这个时代的布要织好后再染色,颜色就更加亮了,且是格子状的,可以用来镶边及做衣领、内裙,做出来的衣裳别有特色。
只不过这格子布的数量太少了,想要的人得先下定单,甚至可以自己设计花色,这又是本店的一大特色。
素织坊的管事姓刘,一家四口都签了终生雇佣协议,这格子布就只有刘管事的娘子跟大女儿在织,产量有限。
其实在聂书瑶看来织这布并不难,难的是染色跟纱线的排列。若是懂行的买卷布回去拆开研究一下就明白了,可是这布也卖了几年了,却还没发现市面上有仿制品。
聂书瑶很明白物以稀为贵的道理,这布她要做精品,将棉布也推上高端市场。在卖出的布匹上还让刘管事的闺女特意绣了“素织”二字,这素织是聂书瑶设计的花体字。
现在除了普通的棉布外,凡是本店上好的布都有素织二字。聂书瑶为得是将自己的素织坊打出名气,待日后资金等各方面具备了,她要将素织坊开遍大明朝。
“熙儿,给,学着看账薄。”看过账簿后的聂书瑶直接将这个扔给了在她身边站着的聂天熙。
刘管事又跑到了聂天熙面前跟他解释着什么。
聂天熙这些日子不再觉得经商的都是贱民了,穿衣吃饭是大问题,这个都解决不了,贱不贱的都没用。他一边看一边问着一些不懂的地方,上手很快。
刘管事三十几岁,长得很高大,却是个极憨厚的性子,不是梨花镇本地人。有一年乞讨来到梨花镇,一家三口都饿得不成人形了,是聂氏收留了他们。后来看他还识字,他家娘子织布又是一把好手,就让他做了布店的管事,一家人就在此地安了家。
那时聂书瑶只有四岁,他们家的小儿子是在梨花镇出生的,如今跟在刘管事身后做帮手,看样子准备接他爹的班。
对这家人聂书瑶很放心,据说他们老家住在扬州,得罪了当地的小权贵被迫卖了一切家当外出谋生,好在遇到了聂氏,这才没被饿死。自那开始一家人就签了终生雇佣协议,但不为奴,这也是刘管事的坚持,他们刘家的人可以一辈子给人做工,但不可为奴。
聂氏过世后,刘管事知道他的东家就是书瑶小姐了,对聂书瑶他是一百个心服。不说格子布是她想出来的,将这家近乎赔本的店面经营到如今比药店都能赚银子,那可都是她的手段。
“小姐,少爷,已到午时了,就留在这里吃点饭吧。”他提议道。
聂书瑶看了看天,也就点头应下。眼角一瞥才想起雨芹还在,这都过去半个多时辰了,怕是雨芹的继父又在开骂了吧,她有些小自责。
雨芹从没来过素织坊,虽然这是家普通的布店,她也不敢来。这会正看挂在墙上的布出神呢,那些花布可真漂亮啊,想摸又不敢的样子,让人看了心酸。
“刘管事,你去找一些花布头,除了格子布,其它布大点的也没关系。”聂书瑶对刘管事道。
刘管事应声而去,聂天熙在一边安静地看着账簿。
这里是素织坊的后院,也可以说是聂书瑶在这里的办公室。
前面就是店铺,有两个小伙计在张罗着买卖;后院是几间厢房,刘管事一家跟两个小伙计就住在那里。
时日渐久,这店也就成了他们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