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比森一贯的风格,攻果岭以稳为主,先上了果岭再说。要是用七号铁稍微打小点就进坑了,很麻烦。
两杆推进,对于这个距离来说已经很理想了,他对于力量的感觉正在一点点找回来。
三上两推,+1。
总成绩+4。
...
第五洞,距离83码的三杆洞。
这洞本身不难,只是果岭被水包围,视觉压力很大,只要克服这一点,这是一个很适合抓鸟(打出小鸟球,-1)甚至是捕鹰(打出老鹰球,-2)的洞。
旗杆在果岭偏后的位置,所以这一杆要宁小勿大。
比森选择了一根p杆,克服视觉压力,将小球稳稳放上果岭,距旗杆还剩8码左右。
两杆推进,鸟是没抓到,但是成功保par。
总成绩依旧还是+4。
...
第六洞,距离287码的四杆洞,球道向右弯曲。
这一洞距离虽短,但沙坑遍布。第一落球点左右两边均有较大沙坑,果岭更是被沙坑包围,稍有不慎就会进坑。
比森决定这一杆开球不使用一号木,因为向前打150码大概率会进坑。球道木也有不小的进坑风险,所以他选择了一根六号铁,目标距离110码,落在沙坑前。
稳如老狗的打法收到了成效,小球落在沙坑前的球道上。
第二杆他选择了球道木,因为此时距果岭前的沙坑边缘还有150码左右,球道木很安全。
除了稳定还是稳定,比森顺利将球打到了预想位置附近,此时距旗杆还有50码左右,-只需不失误便能使小球跨过沙坑,飞上果岭。
比森这次使用了挖起杆,之前在沙坑里用过,但对于在球道上击球的距离还不是很清楚。
试试看吧,反正这杆偏差也超不过10码,不会进坑就成,比森打定主意。
小球飞出,刚好落在果岭上,并且滚到了旗杆边不到一码的位置。
嚯!运气还不错,刚好50码的距离。
小球距离球洞太近,免推了。三上一推,保par。
总成绩依旧+4。
...
第七洞,距离310码的四杆洞,球道向左弯曲。
虽然依旧有很多沙坑,但位置比六号洞好很多。
第一杆可以使用一号木,只需130码的carry距离(球落点的距离,不算滚动距离)便能越过沙坑,比森正常发挥是没问题的。
但问题就在于并不是总能正常发挥,稳健如比森也避免不了失误,小球“顺利”开进沙坑,还是在前沿儿的位置。
由于小球离沙坑沿儿太近,用角度小的杆打不出去。比森只能选择一杆过渡,用挖起杆将小球打上球道。
两杆打出了一杆的效果,此时小球离旗杆还有160码。
果岭前依旧有沙坑,他放弃使用球道木,但六号铁发挥不错,打出了120码的距离,小球距旗杆还有40码。
切杆发挥一般,小球虽落在果岭上,但距球洞还有将近10码的距离。
又是两推,但这次上果岭用了四杆,+2。
总成绩来到+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