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他虽然知道一些河道治理的知识,但从未想过要用,因为他觉得治理河道的官员一定懂得更多,不需要他这个外行指手画脚。
可他自从他看了周瑞的信,却发现自己好像误解了,这个时代的水患治理方法,似乎比他想的要简单粗暴。
果不其然,宋明非将拿回来的书粗略读了之后,才知道这里所谓的治理,就是单纯的堵和疏。
这些书籍里,写的也大多是堤坝的搭建和简单的河水分流,对形成原因、地质、地形与材料的考量十分欠缺。
治导、疏浚和护岸,更是完全不成体系,所以水患年年治年年有,死伤均不在少数。
上面为此下了人力物力,劳民伤财不说,百姓亦是苦不堪言。
这边宋明非刚看完,那边周瑞的信又到,距离上次送信来也不过三天时间,一看便是加急送来的。
周瑞开篇就没有客套,直接说他们试了黄豆和海带的方法,效果很好,并打算多在一些地方试用,车子也正在找工匠做,之后估计也会用到。
除此之外,周瑞还邀请宋明非和林繁一起到沧州,与他共同参与河道治理,事后还可以换得一份仕途。
周瑞和他说的都是交心话,但宋明非和林繁无意当官,看过并未动心,只是休书一封,把自己这些日子总结的要点写下,送与陈闯手中。
许是周瑞也交代过,陈闯拿到信,还未等宋明非离开,就命人把信送离,走的是六百里加急。
这封信送过去,两人陆陆续续又写了几封,不过因为目前沧州水患不算太严重,许多问题没有遇到,也谈不上解决之法,大多是说些预防之策。
大概又过了快一个月,沧州水患经过治理终于有所缓解。
此次周瑞表现不错,得到了嘉奖不说,又被叔父带去更南边的胥州,那里每年都有洪涝,五到八月正逢雨季,他们要过去应对。
能看出来,做成事的周瑞心情不错,文字间尽是对宋明非的夸赞与感谢,同时也言明这些方法,已用两人的名字留存,以供后人参考。
周瑞磊落并不贪功,但宋明非和林繁也不在意,毕竟水患得到缓解才是大事。
水患的事解决,周瑞得到嘉奖,两人也算还了周瑞人情,终于能安心忙自己的事。
自打有了冯伊人,美妆那边新品不断,邱书也会宣传,配合宋明非的营/销手段,小半年的时间,美妆的客人翻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