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玥心说老爹哪里知道沈煜在这个世界里的命运轨迹,这一次错过了,他这金榜题名又要晚一年了。
但是她担心着,忽然反应过来,若是沈煜不去参加科举,那以后的命运是不是与原著里就截然不同了?那这样就没有什么高门贵女要嫁他了。
自己也不用担心捧着这女主。
可是转头一想,这样的话,只怕家里的生意也不大好做,背后没有什么靠山,也没什么远亲贵戚,只能靠自己出头。
这科举还是要考,就算不为这生意,为了三个女儿将来起点高一些也不能不考。
商户的女儿,哪里比得过官家小姐尊贵?她可不愿意自己这三个女儿往后总要给人点头哈腰的。
中元节前,杨氏带了一大篮子新鲜的梨过来,明玥瞧她气色好,显然和离后的她过得还是不错的,只是觉得她一直在地母庙里住在,终究不是什么长久之计,便与她提议道:“要不来我家里吧。”她这里正打算再雇佣个人回来跟孟婆子搭把手。
杨氏指自己那一篮子梨笑道:“你以为我这梨子哪里来的?今儿正是要同你说,我要从庙里搬出去了。”
“搬到何处?”明玥是知晓的,她没亲人在世了,不然宋胡子哪里敢这样欺辱她?所以生怕她叫人骗了。
方听杨氏高兴地解释着:“也是巧,前天庙里来了个老人家点七星灯,竟是要替我外祖家那边的人点,我却又不认识她,自是好奇,上前攀谈,才晓得她是我那外祖母的幺妹,十五岁就嫁到隔壁吴州去了,我爹娘都不曾见过她。”梨子正是人家给的。
去年吴州发大水虽是最严重,但老百姓却几乎都活了下来,反而是这澜州又隐瞒不报,延误了朝廷救援赈灾的时机,死了那么多人。
这位幺姨婆家那里地势不好,去年洪水一冲,什么都没了。这不全家就迁移到澜州来,和那西北人也是一样的待遇,有房有地。
她到了这边,只差遣儿孙去打听亲戚故人,晓得早就不在,心里难受,路过这地母庙时想着恰逢要到中元节了,那地府门庭大开,就进来给点七星灯烧些纸钱,还叫他们在下头不用吃苦受罪,然后就遇着了杨氏。
明玥听到此事,也是替杨氏欢喜,但也提醒着她,“不是骗子吧?”
经过宋胡子的事情,杨氏也是长了心眼,“我去衙门那边问过了,确实是,如今他们被安置到下面的大岚镇,我打算与他们一起住了。”对于明玥的好意也十分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