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先行抬头朝上面看了看,见走廊上有女客,觉着有些不便,就摇了摇头。“下次吧,反正来日方长。本来还想同你一道喝酒,可你这也离不开,也只能下次了”。
“等过年的时候吧,杨老板说过年给我放三天的假,是不是杨老板?”。吴量这话倒是把杨一善和魏先行都逗笑了。
这会儿有马行的车来,吴量便住了话茬,赶紧过去记了账。又有两个要住店的,吴量也客气地招呼了,收了钱安排了房间。
“吴量这个掌柜看着还挺像那么回事”。魏先行在边上看着,歪头同杨一善说了一句。
“他小的时候一到假休,我爹便把他带在身边,各个铺子里转悠。这些于他而言并不是什么难事”。
听着杨一善这话,魏先行不知怎么地就想到了自己母亲昨日同他说的话。她说杨家之所以待他这般好,为的就是等杨一善长大了,将他招进杨家。可在魏先行看来,杨成当年若是真的有给杨一善招婿的打算,那先考虑的应是吴量。人情来往,买卖应酬,吴量都十分拿手,且拳脚功夫又好。又是无父无母,打小养着,没有比他更能叫人放心的了。
吴量三岁的时候便进了杨家,是杨成从人贩子手里买下的,那时候杨一善刚出生没多久。杨成培养吴量花了许多心思,甚至比在杨一善身上花地还多。杨成走那年,杨一善才十二岁,吴量已经十五。是他帮着杨一善将绕余香稳稳地撑了下来。其实真要招人入赘,吴量确是比魏先行合适很多。
“想什么呢?”,杨一善见魏先行低着头发呆,便问了声。魏先行笑笑,“你爹真是深谋远虑,给你养了这么一个好帮手”。
这话要是旁人说的,杨一善或许就翻脸了。在她看来,吴量不论是从前还是以后都有自己的日子要过,并不是她爹替她养的帮手。可换做魏先行,她便只是皱了皱眉,“先行,这种话以后还是莫要说,尤其不要当着吴量的面说”。
魏先行见她变了脸色,忙道,“生气了?怪我,以后再不说了。我只是有些好奇,吴量如今长大了,就没想过去找找他的生父生母?”。
这事杨一善还真的没想过,也没问过吴量。她自打记事,吴量就已经来了杨家。她小时候还曾问过她爹,为什么她姓杨而吴量姓吴。她觉着吴量就是杨家的人,两人一起长大,从前吴量一直叫她杨一。直到十二岁那年,她成了绕余香的东家,吴量便改口喊她姑娘,在外人面前再也没叫过她杨一。
“他,我也不知道,或许想过吧”。杨一善心里琢磨着等空的时候问问吴量,将心比心,换做自己的话定是想把这事弄个明白的。
“好了,不说这个了,我看吴量还挺忙的,我们不若先回去吧”,魏先行打了个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