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放心,微臣会替殿下妥当安排好,毕竟此事早已引得众大臣不满,咱们只要在刚刚燃起的星火上加把柴再浇上一瓢油就可以了。”
魏梓璃凝思后道:“先生果然深谋远虑,民心可用!而那些愚昧无知的老百姓往往听风就是雨,毫无主见。”
“没错,所以我们只需要稍稍运作一下即可,一切都无需太子殿下您出面。”
“如此就有劳先生了。”
姜永丰颔首又道:“殿下今日不如好好想想明天消息一旦传到朝堂之上,咱们该如何应对?殿下有何良策?毕竟上朝之时,满朝文武百官均在场,都能看得到太子殿下您的仁德为民之心。你现在去说,不但讨不到好,反而会引来他人的猜忌,何不留到明天,一举多得。太子殿下,您说呢?”
魏梓璃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先生高见!当年东宫大火,满朝文武都为魏梓安求情,太和殿门口黑压压的大臣跪了三天三夜。本宫如今想来,都要感动三分啊。人心,有时看似脆弱,却也是最难被征服的。”
“以微臣看,此事不如让柱国公陆大将军去做,陆大将军威望极高,想来处理起这种事情来也会得心应手的,毕竟他从来都是善待待战俘的。如今老天发怒突降大罪,赔上我两堰府数万百姓,岂不正是应验了那句话么。何况就算发生民乱,柱国公手下不还有兵么。”
魏梓璃轻笑不语,显然已经明白姜永丰话中的意思,若两堰府地动也死了八万人,与被魏梓安坑杀的八万南燕将士数字相等,岂不更能让天下悠悠众生明白他魏梓安自从三年东宫大火烧死了自己的母后后就屡遭天谴了么。
这么一想,竟是大快人心,没想到两堰府会在这个时候发生地动,简直就是天也要助他啊!魏梓安啊魏梓安,你身边有林旻景没有即刻毒死你又能怎样!就那个毒,他林旻景就算再厉害也休想解掉,天底下根本就没有解药。而你会受尽折磨,最后只会落得个挥刀自裁的下场。到那个时候,本宫就好好地看着,你身前身后的名声会落到怎样的境地!
三年前东宫的那场大火,他们筹谋了许久,终于一举功成!隐忍多年,此事将无人能揭露其真相!魏梓璃想到此,不觉周身舒畅无比。两堰府地动,来得好啊,若多降些天灾下来就更好了。
“先生说得极是,先生果然高见!只是如此一来那平南卫的五万新兵该作何安排?本宫是否要向父皇建言将这些人划到本宫岳丈手下?”
“大可不必,赵大人如今官拜兵部左侍郎,未曾真正领兵上过战场,反而会引起他人的注意。何况新兵还能抵个什么用,徒增负担而已。这两三年来,咱们的人早已渗透进陆家军中,如今整个北境三十万陆家军不也被咱们牢牢控制作了么,要想成事也在朝夕之间。五万新兵,顶个什么用。只是魏梓安的蓝尉营如铜墙铁臂,倒还真有些麻烦,咱们还得再想想别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