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有利的城垒,与占有人马优势的魏军野战,结果一定非常的糟糕。
七
诸葛瞻这个决定会带大家走上一条不归之路。他知道大家心中都明白,但不愿挑明说开就是了。
所以,诸葛瞻非常严肃的对大家说:“邓艾绕开绵竹城,去抄剑门关蜀军的后路,这将使姜维陷入被邓艾和钟会南北夹击的危险境地,剑门关就危险了。”
“剑门关挡住的是魏国十三万大军,如果再让邓艾与钟会合兵一处。就不是绵竹城守不住的问题,恐怕成都也难保。”
“我们必须出兵牵制住邓艾,尽量拖延一些时间,保障剑门关后翼的安全。”
“现在,吴国已分三路出兵帮助我们;永安兵团的阎宇也已带兵驰援成都。能多拖住敌人一天,我们的希望就会更大一些!”
诸葛瞻话音刚落,黄崇挺身而出说:“诸葛将军,不用再多说了。我们就听你的,你让怎么打,我们就怎么打!”
“对!你让怎么打,我们就怎么打!”李球、张遵,诸葛尚也异口同声附和着。
“好!”诸葛瞻见大家思想统一了,就开始布置说:“我和李球、张遵带一万人马出城,咬住敌人。黄崇和诸葛尚领五千人马守住绵竹城。”
“绵竹城关,我们不能丢;敌人,也不能让他们顺顺利利的绕过去。”
黄崇马上抢先说:“还是让我带人出城,您坐镇绵竹城吧!”
诸葛瞻摆了摆手说:“不要争了!我诸葛瞻才智不能挽救国家,领兵不能挡住敌人的进攻,但我作为大汉的子孙,对外不能辜负了我的国家,对内不能为我的父亲丢面子。就是粉身碎骨,也要死在冲锋的路上。”
诸葛瞻说罢,率兵出了绵竹城,冲着剑门关的方向追了过去。
八
诸葛瞻出城了,在绵竹城头上的黄崇和诸葛尚看着诸葛瞻的人马消失在视线中,黄崇叮嘱部下:“警惕防守,防止敌军再耍什么“幺蛾子”。
黄崇的话刚说出口,就听诸葛尚惊呼一声:“黄将军,快看!”
黄崇急忙向城下望去,只见远处突然出现了大队的魏军,朝着诸葛瞻出兵的方向追了过去。
黄崇一跺脚,说:“坏了,我们上当了!邓艾不是要绕道过去,而是瞒天过海,引诱我们出城,他要前后夹击,与我们野战。”
诸葛尚也急了,说:“我带一些人出城,袭扰一下敌人,掩护咱们人撒回来。”
黄崇忙拉住诸葛尚说:“要冷静!你现在出去,就是第二次上当受骗。邓艾正想把我们都调出去,好来个一锅端。”
“我们现在首先要保证绵竹城的安全,给诸葛将军留一条后路。诸葛将军一旦杀出重围,如果绵竹城丢了,就一点希望都没了。”
九
事情的发展正如黄崇所说的一样。
为了引出诸葛瞻,邓艾利用夜黑风高,让一万兵马隐避了起来,又让一万人马向东北方向移动了几里地后埋伏了下来。
等天一亮,邓艾让东北方向的士兵,在战马尾巴上栓上树枝,在山道上狂奔,扬起漫天尘土,造成大军向剑门关进军的假相,引诱诸葛瞻出城。
等诸葛瞻出城之后,邓艾命令隐避起来的一万人马突然出击,堵住了诸葛瞻的后路,与先前埋伏在前面的一万人马,前后夹击,围困了诸葛瞻的军队。
结果,诸葛瞻真的中了邓艾的调虎离山之计。
十
诸葛瞻出城后,督促士兵快速前进。正在这时,身后传来了喊杀声。他忙回头一看,见黑压压一片的魏军,从身后杀过来了,诸葛亮知道上当了。
他忙命令,后队变前退,向后杀出一条血路,返回绵竹城。
可已经晚了,他被前后两路人马围了个水泄不通。
诸葛瞻只有拼死一战了。
从早上杀到中午,从中午又杀到黄昏,诸葛瞻始终没能杀出重围,
李球和张遵为保护诸葛瞻,拼死冲杀,结果,双双战死在沙场。
诸葛瞻的身边,只剩下不足百人了。
邓艾仗着人多势众,想活捉诸葛瞻。诸葛瞻也自知想要杀出重围的希望没有了。
他牙根一咬,发出了最后的命令:“战死也不当俘虏!”说着,跨马舞刀带头冲进了敌阵。
拼杀了一天,没有吃喝,也没有一刻喘息的机会,诸葛瞻和他身边百十名兄弟早己是筋疲力尽了,被几十名魏军团团围住,
在格杀之中,诸葛瞻、李球、张尊均死于乱战之中。
此时的诸葛瞻,只有三十七岁。
十一
绵竹城中的诸葛尚,眼看天到中午了,还不见父亲杀出来,他实在按捺不住了。从城中调了三千人马,出城救父亲去了。
等黄崇得到消息,再想阻拦时,诸葛尚早己冲出了绵竹城。
黄崇仔细的衡量了一下。诸葛尚三千人马出城,人单势薄,无际于事。自己只有两千人马,守城也十分困难了。
与期被敌人各个击破,不如和诸葛尚合兵一处,也许还有一线生机。
想到此,黄崇忙将绵竹城的情况写了一份情况汇报,挑选了十几名精干的士兵,命令他们速返京城,向刘禅报告绵竹城惨状,希望京城早做准备。
送走了十几名报信的士兵, 黄崇也没什么可犹豫的了。集合起城内仅剩的二千将士,也杀出了绵竹城。
十二
五千人的绵竹城守军,出城不久就全军覆灭了,黄崇和诸葛尚也双双战死在沙场。
绵竹城也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