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大约三小时,也就是一直待到下午四点多,这在前面也已提过。其间他一刻也没离开过烟斗石。亦即,很凑巧的,他恰懊一直都在“监视”着那座独木桥。从m村要走到山脊路的话,非经过那独木桥不可。在小说中,作者就是“神”。这是作者以“神的观点”,用旁白直接告诉读者的,所以绝对不会错。
作者直接问纶太郎,他的回答如下:
“在这两个半小时当中,那座独木桥都在我的视野之内。我敢断言,其间没有任河一个人走过那座桥。」
贬不会因一时疏忽,看漏了?
“不可能。虽说我的烦恼既复杂又深刻,但若有人度过那座桥,我布可能没看到。”
不过——他接着说,其间他脚边的武丸曾两度狂吠。武丸是一只胆小如鼠的狗,所以可能是发现了草丛中有蛇,才吓得狂吠的吧?这话是纶太郎说的。
★
为了要凸显问题的所在,在此附加几点说明。
读者不妨认定:从m村至钝钝桥,或从“禁谷”中的营地至钝钝桥,路径都是有限的。除附图所示之路径外,没有别的路可走。像“只有爱伦坡一族才知道的秘道”之类,是绝对不存在的。
另外,如图所示,东侧支流由于溪水暴涨,尤其是比烟斗石更下游的部分,若不经那独木桥,是绝对无法渡过小溪的。反之,若绕到比较上游之处,则有可能踩着岩石渡过小溪。
整理一下。
假如爱伦坡所说的x,是来自m村。这个x若要从m村前往钝钝桥,则基本上仅有如下两条路可走。
1过独木桥,经“岔路b”,上山脊路,至钝钝桥。
2绕到“支流a”的上游,渡河后上山脊路,再到钝钝桥。
这两条路线所需时间分别是:1去要三十五分钟,回程是二十分钟。2去需一小时半,回程要五十分钟。读者可将之当成“能够想得到的最短时间”。
若光考虑“可能性」,当然不只这两条路线。例如,也可从“岔路d”上山脊路,下了“岔路c”,再沿着“支流b”走到“岔路a”,然后再上山脊路。这是一条极端迂回曲折的路径。若不经附图所示的“正规道路”,而自行从山腰爬上山脊,当然亦非不可能做到,怛无论是哪一种,其所花费的体力与时间,都远比前述的12两条路线还要多。这是显而易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