璐王,福王,在五月的时候就到了南京,历史上,针对着他二人之间,还上演起来过一场激烈的皇位争夺战,以至于南明陷入到了剧烈的党争之中,白白的内耗,损失了大量的国力。
而如今,由于朱元璋重生过后,成功的带着朱由检的躯壳,逃出了北京,所以,大明朝自然是不需要再重新的推选皇帝。
但璐王,福王,乃至于鲁王,却还是到了南京!
眼下,当听到有人提议到这三位藩王时,徐弘基等人,不由的将目光对向了他,此时乃是刘孔昭!
也就是诚意伯,之前曾经跟高宏图一块到了登莱去了一趟。
不过,他并没有留在登莱。
而是主动的回了南京,而他,对于朱元璋明显也是格外的不满意的——朱元璋所做的事,恐怕也没几个会满意。
所以,当众人看向了刘孔昭的。
刘孔昭是笑呵呵的朝他们说道。
“我朝之前,有靖难之役,如今皇帝昏庸,以至于神京陷落,而且,太祖皇帝两百年前,派兵收复的华夏幽燕之地,也被这等昏君,弃于流寇之兵,而流寇,又弃于东虏之手,以至于,鞑虏入关,天下又有了天倾之苗头。”
“此等昏君,如何能担的起我大明江山的责任?”
“此昏君登基至今已经有十余年,可这十余年间,这个昏君他做成了什么事,反倒是一年不如一年,把国家给折腾成了什么样子?更何况,他连殉死国家的胆气也没有!”
“竟然在流寇破城而入之际,抛下妃嫔太子诸王百官,一人狼狈逃出京师,以图苟活性命,这样的君父,能算的是君父?这样的君父,又对的起我大明天下,那些个忠臣良将吗?”
“为今之计,他祸害完了我大明半壁江山,竟然还把手伸到了南京,妄图再把我大明的江南半壁,一并的折腾成废墟,我等忠臣义士,为了保全家国,也唯有废昏君,立贤君,才可以拯救社稷,拯救天下万民苍生……”
刘孔昭的这一番话,说的是大伙频频颔首,不得不说,这家伙还是比较有能耐的——历史上争着以勋臣的身份入阁,哪能没有能耐?
而此时,刘孔昭的一番话说完后,徐弘基也表示了赞同,他感慨道。
“诚意伯说的对,如今我大明,确实已经至了不废昏君,要亡国的地步了,为了保全太祖皇帝传下来的江山社稷,咱们这些做臣子的,也只有废昏君,立贤君了……”
“可是,立哪位贤君?”
这时候,有人站出来询问。
“这个……”
一时间,在场众人不由的露出了诧异之色。
这时候,刘孔昭则是张口道。
“当然是立福藩了!”
“福藩帝系最近,按照规制,也应该是福王登基……”
实际上,选择福王还有另外的原因。
此时在南京的鲁王,还有璐王两个藩王,看起来像是那种真正的贤明之君,如果登基,恐怕少不得一番做为。
反倒是福王,跟其父老福王一样,生的是身宽体胖,而且,对于权势没太大的兴趣,大抵是在河南,被流寇吓破了胆,如今只顾的上喝酒玩乐,这倒是一个大臣们喜欢的君父啊!
因为比较好控制。
徐弘基也点了点头,认同了刘孔昭提出来的建议。
福王是最好的选择了。
南京城是南都勋贵的地盘。
被南都勋贵经营了少说几百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