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息要塞是位于龙都附近山区的机密导弹基地,储存着上百枚的战术弹道导弹,是阻挡敌军攻击首都的重要火力要塞。要塞不算大,仅有百余亦兵亦工的驻军,位于山体的地下深处,就算是重型航空炸弹也别想炸穿顶层,再说除了对地弹道导弹,还有更多数量射程400公里的远程防空导弹,只要友军的通讯引导,足够让一个大队的敌机有来无回。
也正是因此,龙息要塞的位置是机密中的机密,否则绝对会是敌军眼中最大的钉子。
一个小队的暗骑士已经彻底占领了要塞,他们要夺取要塞系统的控制权,以便发射弹道导弹攻击龙都的守军,将原本要落在自己头上的导弹砸到敌人老家,一举两得。
没有了龙息要塞弹道导弹的威胁,KU的大部队开始全力攻城,大量的恐象装备着重型护甲和火炮出现在战场,枪械和小口径的火炮都无法伤其分毫,大量的步兵和小型战兽躲在恐象的身后快速冲锋,守军少量的自行火炮不足以压制,近距交战下,KU生化兵的高耐力和战兽的迅猛占了上风,FR的部队开始节节败退,渐渐丢失了外围阵地,被迫进入了城市巷战。
在“巫妖”运输机的机舱中,10名士兵分两派对面而坐,穿上能增加力量和速度的仿生战斗服,外罩一件防弹作战背心。随后开始整理武器,制式的GBQ8自动步枪,12毫米的SQ12手枪,还有些士兵携带着YQ12狙击枪或者是60毫米无后座炮。从表面看上去,他们和常规的FR步兵很相似,可实际上自动步枪中装的是爆裂弹,身上携带的是投掷式遥控炸药,就连仿生服和防弹衣都是更高级的型号,至于身上零零碎碎的瞄具或者其他小配件,更不用说。士兵们的军服右肩同意印着一个徽记——着甲持剑的黑色猛虎,这代表了FR军队中一个特殊的编制“战斗军官”
FR军队的晋升机制区别于别国,因为强调步兵队伍的高素质,能在FR步兵中担任中队级指挥官的低级军官必须是文武全才,这种严格的晋升筛选导致许多个人能力优异的低级军官无法胜任,数量众多。FR军方不想白白放弃这些优秀的单兵,因此创立了“战斗军官”的编制。和能力全面的特种部队不同,这些“战斗军官”的训练全部是为提高个人的战斗能力,没有日常管理部署或者是像特种兵要学习无数技能的干扰,全部的精力和时间都放在了熟练各种武器的使用和战斗技能的巩固,毫不夸张的说,单就战斗能力而言,甚至超过了FR最精锐的三大特种部队中擅长侦查的诡影,擅长渗透破袭的黑刺,仅有擅长强攻的龙牙能在相同兵力下战成平手。FR将“战斗军官”部队分散配置到各处,担当强攻部队或者是紧急预备队。
戴沃坐在座椅上,仔细打量自己的全身,看上去和现实几乎没什么区别,就连军服上的褶皱都清晰可见,身边的队友和自己现实中的部署也没什么不同,虽说自己也参加过几次小打小闹的虚拟战斗,可毕竟比不上这次上万人的规模,仍然能做到这么细致,科技的力量确实让人惊叹。想到这,戴沃不仅想起了驭风,那小子可是自己拉下脸来走关系跑后门才勉强整进这次演习的。费这么大劲当然自己的打算,就看驭风怎么表现了。
可看过去,戴沃就不禁火起,驭风这小子竟然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头还一点一点的上下晃动,看了一会,戴沃明白了,这小子竟然在偷懒打瞌睡。虽然也是穿戴好了全副装备,可任务简报还没有公布呢。
反正戴着头盔,也不怕拍傻了,所以戴沃就稍微用劲,快速的在驭风脑袋上连怕三下,直接把驭风拍到了地上,哎呦一声,迷迷糊糊的爬起来。
“干嘛啊,午觉都不让人好好睡,怎么着到点吃晚饭了?”驭风还没睁眼,已经开口抱怨道“晚上吃白水面条!”戴沃祭出了百试百灵的杀手锏,驭风吓得一激灵,立马一骨碌爬了起来,摇摇脑袋让自己清醒,然后四下打量,这才清楚身处何处。
戴沃一把揽过驭风的脑袋,然后用力卡住他的脖子,用只有两个人能听见的声音低声道:“小子诶,竟然敢睡觉丢我的人,你等着,要是不好好干的话,回去我就让你一星期连禁闭外加顿顿白面条!”
“当然,立了功有奖”戴沃又补充道。看着驭风慢慢点了下头,他才放开了手。
把驭风按回了座椅上,按动了两下他左臂上的微电脑按键,戴沃站起身坐回,最后整了下身上的装备,看着身边队友全部停止了忙碌,操作自己的微电脑同时开口道:“好了,兄弟们,准备接受任务简报!”说完,戴沃放下了自己头盔的护目镜,镜片上开始显示一幅立体的地图。同时,电子语音开始响起:“任务是夺回龙息要塞,重新激活要塞系统,然后联络指挥部获得后续命令。根据情报汇总现在要塞内部的电力供应已经全部终止,包括交通、防御和监控的全部系统已经当机,主入口已经封闭。要塞主机位于最深层,第一选择入口是要塞的水源入口,第二选择入口是隐藏的导弹发射井。敌军兵力预计为一个暗骑士小队和少量的战兽。指挥部认定这次为Z级任务,必须不计代价的完成!任务简报完毕!”随着电子语音,简报中提到的一个个地点都在地图上标注了出来。
“队长,这次可是Z任务啊,我怎么觉得就咱们这点人对付一个暗骑士小队,没多少胜算啊,军部怎么想的,这么重要也不多派点人过来。”听完简报,一名士兵首先叫了起来。
“就是就是!老大你可别犯迷糊啊,要不然可就会把我们这一百口子都搭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