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要校方给予支持,那么背景的了解还是很有必要的。在初中课本上就有说,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往往……不怎么光彩。至少杨同学所做的一切都是阳光下的,我们也相信你是一个优秀的民营企业家后代。嗯!就是这样!”
要不齐世奇会是系主任呢,你看看这商业资本措辞,听起来就舒服多了。
……个鬼啊!
合着我瞎瘠薄说,你们就瞎瘠薄信了的意思,反倒还给我找起借口来了?
不是那样的啊!
杨奕有口无言间,严浩接口道:“毕竟学校的资源有限,与其将太多的精力甄别那些不知道靠谱不靠谱的企划,远不如将资源向杨同学这样倾斜。相比起真正的大学生创业,其实我们更乐于给予杨同学这样出身有背景有实力的同学支持。”
事到如今,杨奕终于恍然。
怪不得校方明明知道米团公司的存在实际上去侵害了食堂老板的利益,但却迟迟没有解除外卖禁令。
杨奕一直以为哪怕手段是卑劣了点,外卖禁令一出米团公司应运而生,事实上却依然让校园减少了外来人员进入,改善了校园秩序,这才不闹出矛盾来的。
原来是校方有了别的考虑。
想想也是啊,工商学院哎!名为工商,那称作企业家和企业管理层的孵化基地也不为过。
在这所校园里诞生了优秀企业家、ceo……哪怕是哪个学生得到了天使轮,都是在提升这所学校的知名度。
知名度,决定着学校保级乃至升级,以及得到社会回报的资助等等。
因此工商院除了一般大学会有的助学金、助学贷款、奖学金之外,还有独属于工商院的创业基金,提供给有想法的同学进行低息贷款,并且还进行一些资源上的帮助,为的就是打造一个又一个的名企业家长脸。
在一个两万学子怀揣创业梦想的学校里,几乎每天团委都能接到各种各样的策划书,还有好几份创业贷款。
社会上的创投公司多了去了,但表面上看哪里都没有校园创业基金好申请。
资本运作下的投资,看不到回报率谁敢投?
即使是校园创业基金,严浩也不敢轻易放款啊!学生往往都还没有经历过社会的毒打,能做出什么好的策划来?表面上看是容易申请,实际上呢?实际上以基数论其实更难。
只不过递交申请的人太多且扎堆,申请到的人很容易被接触到,看起来容易罢了。
杨奕倒好,基本什么都没干,校方自己找来了。
但是……
“这是不是对其他的同学不公平?”杨奕有些迟疑地问道。
上辈子她可没在校园里叱咤风云,什么同学会啊,创业啊都跟她不沾边,后来若不是因为太无聊,手上闲钱又太多,想着做做生意打发时间的话,她甚至不想去了解世道变迁。
最终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