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天柱山上,一队山匪正押着官兵在关口叩门,守关的山匪看见押回了大批官兵辎重,兴高采烈地开了门,打量着车上的东西,等他发现官兵正在笑眯眯地看着他时,已经晚了,只见刀光一闪便陷入了彻底的黑暗里。
第一个关口的惨叫声,引起了暗哨的注意,他悄悄地缩回了山林间,一路飞奔,将消息传了上去。
辎重车拉的是无数的刀枪箭驽,士兵们各取所需,大开关口,大批的禁军涌了进来,众人汇合在一起向山上冲去。
后面的几个关口虽然有了防备,然而昨夜整个山寨倾巢而出,各关口都是兵力空虚,再加上周清已死的消息像瘟疫一样传递着恐惶和绝望,地势虽险,守关的山匪们也算得上拼死抵抗,还是阻挡不住士气正盛的官兵们前进的步伐。
眼看大势已去,山匪们开始悄悄向山林中溃散逃去。
官兵们一路破关斩将,很快就攻破了山寨。
鲁玉舟是第一拔冲进山寨的。他为人谨慎,做事又机巧灵活,战前凌峰专门叫他过去,嘱付他务必找到被劫的贡银。只要杀了周清,再把贡银交回朝廷,此次南下就算成功。
鲁玉舟的手下分头去找,很快就在山寨中找到了大量的存粮和布匹,也发现了成堆的铜钱,被劫的贡银却没找到。
鲁玉舟找了几个被俘的山匪来问,此时山寨已破,周清已死,各人自顾性命要紧,还有什么可顾忌的?山匪们你一言我一语,和这事有关的无关的都说了。
其中有一个消息引起的鲁玉舟的注意,那就是后山是山寨的禁地,有个山匪说见过有人向后山运送东西。
鲁玉舟立刻带了百十来个人,由山匪带路沿着山林间的小路向后山走去,忽然听见有铁器相撞的声响传来,众人加快了脚步,顺着山势拐了个弯,出了山林,视野顿时变得开阔,眼前是一带乱山坡缓缓升高,坡的尽头一座青白色的山峰拔地而起,远远看见有几个人正在半山腰上,不知做些什么,声音就是他们发出的。
突然走在前面领路的山匪发出一声惨叫,倒在地上,胸口插着一支箭。
众人急忙后退,负责警戒的禁军立刻还击,伴随着嗡嗡声,数支箭向山峰上射去。峰顶上人影一晃而逝,驽箭的射程本来就比弓箭的近,如今再仰射,箭还未到山顶力道已尽,纷纷飘落下来。
半山腰的几个匪徒听到声音,扭头看见官兵,沿着山径鱼贯向山后跑去。
官兵急忙向前追去,忽然那几个人又出现在众人视野里,鲁玉舟等人不禁一怔,时机稍纵即逝,那几个人又跑向山后去了。原来那座山峰笔直陡峭,上山的石阶都是绕山而凿,盘旋而上的。
片刻之后,那几个人又出现了,持弓弩的禁军纷纷射击,一阵箭雨,有个倒霉的山匪中箭掉了下来。
众人冲到山峰下,正要沿着石阶上山去,看见阶下散落着的铁链,便明白那几个山匪是在砍断护栏,顿时个个气愤地大骂,这时,忽听警戒的士兵大叫:“退后!散开!有滚石!”
众人一轰而散,一块重逾百斤的大石挟带着无数小石从峰顶落了下来,一个山匪动作稍慢正被捂在下面,叫都没来得及叫一声。沾着鲜血和碎肉的巨石又顺着山势滚动起来,众人四散躲避,还是有两个禁军被撞飞了,那巨石这才带着威势轰隆隆的滚下山谷里去了。
紧接着又是一拔碎石如雨,众人连连后退。
正在忙乱时,警戒的禁军大叫“速退!攒射!”
一阵嗡嗡声传来,头顶上箭如飞蝗,从天而降,顿时禁军中惨叫连连。
众人一直退到弓箭射程之外才停住脚。
鲁玉舟回身一看,从身前到山峰之间躺着一片禁军,或死或伤,身边的士卒也多有身上插着箭羽,头上流着鲜血的,同来的百余人伤亡近半,不禁又痛又怒,抬头一看,山匪们见官兵已退又出来砍护栏,鲁玉舟大叫道:“小豆子,速下山禀报将军调床驽来!”
“诺!”一个黑胖高大的士兵高声应诺,转身向山寨方向跑去。
鲁玉舟又吩咐道:“李川,速去集合我们营的兵力封锁后山,一个人也不许逃脱!”
听到调床驽的消息,凌峰等人也颇为惊讶。当初离开汴梁时候他们以为这只是一伙较为狡猾胆大的小蟊贼,便轻兵上阵,重型武器都没带。
凌峰说:“制作些简单器械岂不便宜?!去同安军借床驽再搬到几百丈高的山上去,来来回回要用几天?!”
司马熙说:“原来还有南唐的时候,这一带都是军事重地,说不准县城里就有,你去看看。还有要找几个木匠带去山上现造些攻城器械。”说着便赶紧写了封公文,盖上大印,让尤德威带了一队禁军,找皖县县尉去借。
两个人商量了一下,司马熙守在大营里,凌峰带着一队人马上了天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