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野垣惊铃 > 第五卷 龙甲血湲 第二章 冬雷雪丘

第五卷 龙甲血湲 第二章 冬雷雪丘

那日,正是冬末,难得的好天气。阳光暖热,碧空乌云,十几只鸽子在空中忽上忽下地盘绕,鸽哨呜呜作响。

驼背家中无粮,饿得发慌,又不好向族人讨要。他明白,每家的粮缸都见了底,即使族人好心给碗饭吃,他也不好意思要。

他多一口,人家就少吃一口。思来想去,村南面的野庙里栖息不少野鹁鸪,便拿了粘网,到野庙里布置,期望晚上能捕获几只鹁鸪。

方出南村口,几个坐在碾盘上晒太阳纳鞋底的大婶喊他:“驼子,吃饭了吗,没吃的话,每家给你凑点红薯干,别饿坏了!”

驼子拍着肚皮喊叫:“婶子啊,别瞧不起俺。俺家有的是白面,大馒头都吃烦了,还要红薯干?那东西酸涩涩的咽不下去,您们自个留着糊弄肚子吧。我去割猪肉,晚上剁馅包饺子!”

婶子们哄笑:“驼子,瞎胡吹,饿得眼睛发黑硬撑饱汉子。粗手笨脚的,有猪肉,有白面,有媳妇吗?让女人家给你做才是正经!”

驼子嬉笑:“我这模样的哪家姑娘看得上?真要可怜我,你们当中凑一个到我家过日子,天天白面饺子伺候!”

大婶们们哄笑怒骂:“不成体统,小侄子调戏老婶子,活该吊死!”捡起土块砸他。

驼子一溜烟地跑远,边喊边跑:“祖宗都没了,还有啥体统?你们信上帝,可没有辈分讲究!”

女人们相互对视,笑容消逝,默然无语。

唐家集已经入教,按照教堂规矩,教众地位平等,都是兄弟姊妹。大家在教堂里聚会,不能再用原来的辈分称呼。

开始都觉得新鲜,不过很快都尴尬起来。

例如,若按照神父要求,唐家老族长的孙媳妇在教会里要称呼老族长为“兄弟”,老族长要称孙媳妇为“姊妹”。笑料百出,难堪不已。

这孙媳妇模样俊俏,可脑子不灵光,在教会中称呼惯了,回到家中做好饭,便喊老族长:“兄弟,吃饭了,馒头正热乎!”

老族长气得浑身哆嗦,昏厥数次,差点把饭锅砸掉。

孙子回来后,殴打媳妇,老族长余气未消,用拐杖指着孙子说道:“我的孙儿啊,你莫打媳妇,她是我姊妹,就是你姑奶奶啊!天黑了可别和你姑奶奶上床,这是乱伦通奸啊!”

族长孙媳妇自觉羞愧,半个月没脸出门。

再说驼子,来到野庙。此地荒丘野林甚多,鹧鸪们隐藏其中,成群寻食嬉闹。鸟窝建在破房荒庙之中,白天飞出,晚上归巢。

驼子把粘网挂在野庙的门窗上,挂上铃铛。清天白日,鹁鸪飞到外面寻食,傍晚方才归巢。夜里幽暗,视线不清,若有人在外喧闹敲锣,鹁鸪们惊慌乱窜,扑倒粘网上再也挣脱不出。听到铃铛响,便知道有所捕获。

驼子挂完网,觉得疲劳,扫去供桌上的鸟粪,伏在上面睡去,暂时忘记饥饿,一觉睡到下午。

就是这场酣睡,给唐家集留下唯一的血脉。

驼子睡觉这时候,教会的两个神父带着一行黄发洋人到唐家集游览,后面依旧跟着一群二腿子洋人,狗一般跟在后面,温顺恭敬。

洋人们胸前挂着蒙上红布的四方木盒四处走动,木盒当中安放亮闪闪的玻璃镜片。

村口的那群大婶们围过来看稀奇。

神父指点说:“这是照相机,能摄下人影!这几位是我国来的教授,拍摄你们这里的风土人情!”

几位大婶似懂非懂。在神父的指挥下,大婶们排成一行。

洋人们摆正木盒照相机,轰地一声,亮光暴闪,摄下唐家集被毁前的一份影像。

(百年以后,这张照片在西欧某国私人博物馆被一位游览到此的唐家后人唐长跃发现。

发黄的相片中,唐家集的大婶们挽着发髻,穿粗布棉袄,裤腿上绑着裹腿,满脸褶皱,或惶恐低头,或烦怒撅嘴,或闭眼呆立……)突然,一洋人教授指指点点大喊什么。

二腿子洋人们大都通晓洋文,冲大婶们叫唤:“娘们,洋大人要看你们的三寸小金莲,快,脱下鞋来!”

当时,民风守旧,女人的贞洁观念极强,即使被陌生人无端摸手,也是奇耻大辱。女人的小脚更是隐私,即使自己男人也不能触碰。

大婶们一听此言,再也忍耐不住,大骂洋人无耻,回身就往村中跑。然而,缠过的小脚哪能跑快?没颠几步,便被二腿子洋人追上,拖拽回来,脱掉鞋袜,小脚暴露于众目睽睽之中。

大婶们哭叫嚎骂,无济于事,已被拍下照片。

喧闹声传进村中,族人闻讯,提着棍棒疯跑而来,与洋人争执。很快,冲突加剧,唐家集的民众怒火爆燃。先是殴打那些黄皮白心的二腿子洋人,很快两个神父也打倒在地。

混乱中,几个二腿子洋人溜走,跑去县衙和教堂求救。

神父所带来的十几个洋人大多携带短枪,见情势不妙,全部开火,子弹纷飞,七八个村民倒在血泊中。

唐家集所有人都红了眼,嗷嗷叫着,聚群扑向洋人,连女人都挥舞剪刀加入其中。半个时辰后,洋人们和他们的狗腿子们都被打得稀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