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啦,现在说说长孙无忌和侯君集两人来到杭州调查梁天宝的事情,有很多的官员信口开河,把梁天宝说得比流亡还流亡,长孙无忌和侯君集两人就让他们在吹,两人就坐在喝茶,他们来的目的不是挺你们这群小官吹水的,而是为的是自己的小金库而来的。
在他们两人的眼里,无论哪一方有利,他们两人都不听,就是看哪一方能够出手阔却、大方的就是有理,所以,道理也就是从银两那里出来的。
出了这些之外,两人早就知道梁天宝是被他们陷害的,也知道当今皇帝十分器重梁天宝,所以这两个人来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小金库,最终的结果就是为梁天宝说话,通过为梁天宝说话来敲诈这些地方官一笔,地方官贪得还比朝廷的高官还要厉害。
那些官员见两位钦差不是点头、恩,就是喝茶、闭目养神了。这些官员当然懂得这两个人来的意思啦,都献出自己带来的“心意”。
杭州县令说道:“两位大人,这里有两本奏章,请两位大人过目。”
建邺城的县令也说道:“两位大人,我这里有两份家书,请两位大人带回京去。”
接着那些官吏们都纷纷开始送上他们的礼物单了。
两人这下子来劲了,一面推迟、一面叫人把礼物单收进自己的房间里,等到他们两人回来清点清点。
收了奏本等本本之后的两位大人果然就是不同的。侯君集说道:“其实嘛,梁天宝这个人,皇帝早就看出他有反叛之心,所以才派我们两人来调查调查,好了,我们两人连日来赶路也是幸苦,你们都回去吧,我们要休息休息,有事明日再议。”
这些官吏那里不知道他们的“休息”是什么意思么?于是大家都识趣地告辞回去了。长孙无忌和侯君集两人立即回到自己的房间里清点这些官吏送来的“东西”。
在清点“东西”和整理名单的时候,两人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那个杭州都尉周建送得太少了,而且是少得可怜。两人收好“东西”之后,坐在一起喝茶,都说道周建送得太少,再加上设计害梁天宝的主谋也是他,两人商议已定,决定治理治理那个周建。
当晚那些官吏又送来了礼物,两位大人当然是非常高兴啦,但是又是那个周建还没有送礼过来,两人此时对周建这个人恨之入骨啦,心里到在骂周建:“周建啊周建,你这个老匹夫自以为自己对朝廷有功,又是老将军,就不把我们两人放在眼里了是吧,好,我们就把梁天宝的事情全部退带你的身上来。
第二天两人上表朝廷,都说梁天宝之所以投靠傲来国都是周建策划出来的,和其余的官吏没有关系。周建这下子真是惨啦。
其实那个周建也不是什么阿谀奉承的人,他知道这次朝廷派人来这里肯定是为梁天宝的事情,更加上当今皇帝对梁天宝宠爱有加,无论这两人钦差是怎样地爱贪污,他们毕竟是皇帝身边的近臣,怎么不明白皇帝的心思?
即使周建送再多的礼物跟这两个人,他们还是把梁天宝这件事情的罪名推到周建的身上。
所以周建知道自己这次死定了,无论自己以前有多么的功绩,但是这次是得罪了一个奇才啊,当天自己也在东海湾那里目睹过梁天宝的本事的,更加上当今圣上也非常喜欢道教的,无论是什么罪名,总而言之皇帝是不会放过自己的。
那怎么办呢?对逃跑,如果跑不掉的话,自己就认命,如果能够跑掉的话,就算自己命大。所以就在早上见完长孙无忌和侯君集之后,回到家里,将之前已经准备好跑路的一切金银珠宝,带着家人跑路了。
家中的家当就变卖了,换成银两逃跑。所以连续几天两个钦差都没有看见过周建,侯君集开始怀疑周建是不是跑路了,就派人去叫周建来,等到派去的人回来之后才知道周建真的跑路了。
两人又立即上表朝廷,说周建畏罪潜逃,皇帝接到这两人的奏章之后,大怒,下旨全国通缉周建这个人。长孙无忌和侯君集两人在杭州已经搜刮了不少,也开始回京复命了。
再说回梁天宝这里,自从他来到傲来国之后,负责操练军队,在险要的地方驻扎军队,防止海盗和附近邻国的入侵。梁天宝的府邸建好之后,国王又为梁天宝庆祝一番,从此梁天宝的皇爷府就是真个傲来国调兵遣将之处,在那里,开始了傲来国和唐朝、倭寇之间的较量。
梁天宝带来的侍从们也在国王的懿旨之下,和傲来国的女大臣们成了亲,在国王的眼里,这些是不能多的男人,在加上这些人文武双全,对自己的国防也有一定的帮助,也不已更好地位本国繁殖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