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李云忙着造小人的时候,上京局势风云突变。
原本甚是低调的中州州牧突然发难,率军进攻已有三百年历史的上京皇城。
中州州牧卢炫率领手中四个精锐军团二十万大军攻破只有五万军队的上京城。
中州本身是有六个精锐军团的,卢炫手上有四个,皇室一个,其它家族合力控制一个。
故而,卢炫在中州其实是最具实力的一人,不过平日里卢炫并没有高调显示自己的存在,在大蜀刚开始建国的时候,皇室李家在上京其实是控制中州所有的军团的。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历代皇帝沉迷于昏君之道中,中州军力逐渐被中州第二大家族卢家掌控。(李家皇位稳固的时候,卢家是上京城第二大家族)而到了如今,六个精锐军团甚至只有一个还忠诚与皇室李家,其余的五个军团士卒眼中,只有上京城的其它家族,而没有皇帝。
甚至在官员手持皇帝圣旨来到军中,都没有作用。
皇帝李毅礼知道这种情况当然气愤,可是生性懦弱的他却是不敢仅凭一个精锐军团抵抗中州所存在的另外五个军团。
有点城府地他干脆就当上了昏君,做个鸵鸟,对于朝堂之事不闻不问,只要朝中群臣商量好的,他都会同意,甚至前年将他最喜爱的一个公主远嫁元蛮,也不敢有丝毫的怨言。
一般在朝堂上,他都只是坐在那里发着呆,等待着身边太监的‘退朝’之声。
卢炫暗中已经准备很久,打算先是占据大蜀最为繁华的中州,然后以此为依托,进而占据大蜀天下。
可是卢炫面对的问题是,大蜀早已成气候而且权势极为强大的三大异性王。
要知道大蜀90最为精锐的军队都在三王手上,这对于卢炫可不是好消息,所以他一直在忌惮三王,很是害怕,一旦他发动政变,将皇帝掌握在手上后,三王进行勤王。
不过前段时间的东胜王在朝堂上的举止却是让他放心了,东胜王对于朝堂的藐视,无疑在表明对于大蜀的不忠。
卢炫很是肯定,假如他发动政变,将皇帝最后的一张遮羞布掀了下来,最为开心的不是别人,正是三王。
手握大蜀精兵的他们,一直都在忌惮着天下的悠悠众口,而现在卢炫若是将大蜀朝在百姓心中的威严性摧毁掉,那么大蜀接下来将变成群雄逐鹿的形势。
而且卢炫手下的暗部早就已经和三王私密联系过,在联系过程中,虽说三王没有明确同意过,但是却秉着一种默认的态度。
对于三王而言,他们早已经受够了在边关呆着的生活。
他们一直在苦哈哈地为大蜀守卫边境,可是那些大蜀数百年来积累下来的勋贵家族却在上京繁华地带醉生梦死,心中极为的不平衡。
再说,只要是人都会有野心,当一个人在一个位置上呆久的时候,也会想再升一步。
三王如今同意推翻大蜀的政权,也有这一方面的原因,他们都想成为帝皇至尊,不想再接受别人的发号施令。
卢炫如今发动这个政变就是由于这些考虑,而且他也知道现在是他夺取中州,翻身为主人的最好时机。
中州六个精锐军团可是有三个直接在他手上,其他三个有两个在全上京大家族的联合掌控,只有一个军团在皇族手上。
现在是皇族最虚弱的时候,再说卢家身为大蜀八大家族之一,有资格也有实力去登上大位。
在这说话间,上京城内到处充满了厮杀声,四个城门直接有三个城门是大开的,仿佛卢家的那些军伍士卒原本就是上京城内的士卒。
这一晚,上京城内到处充满了厮杀声,城内四处都充满了火光!
这一夜不知道有多少平民百姓承受了失去亲人的痛苦,失去家园的哀愁,失去了家财的悲鸣。
可是这些都与卢炫无关,现如今他即将掌控中州,他依靠的正是手中的军队和城内各家大家族对他的支持,对于这些平民,他真是无所谓,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他巴不得这些平明少一点。
在他看来,平民对于官府一直是累赘,在这个平民百姓家家都吃不饱的时候,他要想去收取这些民心,就要投入海量的粮草和银钱,这可是他不能承受的。
原因可想而知,虽然卢家是大蜀八大家族之一,但是作为传承千年之久的他们,在悠远的时间里,早已经有大量的族人了。
虽说不可能让每位族人都有富可敌国的财富,但是卢家还需要保证每位卢家子弟的温饱!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更何况卢家还控制着中州最精锐的三个军团。
控制,简而言之,就是这三个军团的供给以及粮饷都是由卢家负责的。
这个数目对于有着千年之久的大家族也是承担不起,所以负重了几年之后,卢炫也想控制住中州,以中州的财政来负担家族控制的三个军团的财务。
卢炫骑着平日里从来没有骑过的宝马,身边跟随着卢家军的众多将领。
至于卢家治下的三个军团的士卒,大部分都已经将上京城内的唯一一座标志性性建筑——皇宫团团围住了。
“全部都围住了吗?”卢炫骑在马上眺望着不远处的皇宫,他看着皇宫城墙上那站着的御林军,向身旁负责这次行动的总指挥胡闹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