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柱努力斟酌着字词,想要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强硬。
欧阳青山是两家共同的心病,同时也是王宝柱自己心上一道越不过去的坎,他又怎么可能不想尽早将他解决掉呢?
可是如今不说自己家,就说韩总,功成名就,事业已成,若是因为欧阳青山而毁于一旦,岂不是太可惜吗?
何况事情未必没有可操作的余地,完全没有必要走极端将自己这一方陷入绝地啊。
“韩……伯父,他欧阳青山不过是片瓦,充其量是片好看一些的瓦。而我们有着完全不同的人生,完全没有必要把自己的精力和未来浪费到他的身上。”
王宝柱看到韩总微微皱眉,立刻识趣地改了称呼,劝说起来。
“您和灵玉是这世上最珍贵的玉石,又怎么能和欧阳青山这种破瓦片同归于尽呢?我倒觉得,我们不该偏激行事,应该从长计议才好。”
王宝柱自觉自己比的十分恰当,一改往日吊儿郎当的样子,变得苦口婆心起来,却眼看着韩总的脸色越来越黑,心道不好,难道自己已臻化境的拍马屁功夫拍到马蹄子上了?
那不可能,一定是这老爷子觉得自己不配和女儿共用宝玉的称号才会不由自主地羞愧!
王宝柱自己给韩总的模样下了定义,也不管到底事实是不是如此,思考了一下又继续说了起来。
“您仔细想想,古往今来有多少剑走偏锋之人难以达到目的,反而那些按部就班,有着缜密的计划,为自己找好退路的人更容易成功。”
王宝柱这些倒不是信口瞎说,他自来学习极好,在人们的印象中只能大概其地记住一些特别的事件,才会因此觉得那些荡气回肠、无脑复仇更加令人振奋。
可是事实真的不是如此啊!
他曾经统计过,这样人们向往的快意恩仇,是极少可以达成目的的,反而是那些有着自己独特的行事规则,不去触犯当权者或大众底限的人,更容易做成自己想要的事情。
而他也向来敬佩这些行事方式,此次看韩总有些激动,想以偏激行事,王宝柱想也不想地将自己这套规则讲了出来,试图改变韩总的想法。
“退路?呵!难道我们还有退路吗?若不是当年你父亲也这样劝我,说不定那时我就可以趁欧阳青山还不成气候就将他端掉了!还能任由他发展壮大至今?”
韩总的眼神变得极为阴沉,这段往事他埋在心里,没有对两个小辈讲过,让他怎么讲的出口?难道要对他们说,自己为了保全自己,而置老友存亡于不顾吗!
“我们对他步步退让,换来的却是他的得寸进尺,步步紧逼,妄图将我们全部一网打尽!我还不是死人呢,由不得他如此张狂!”
韩总的话掷地有声,却听的王宝柱一阵无语,这老头子在想什么?难道你莫名其妙冲出去就能给人家打趴下?
好,你有详细地计划,可是王宝柱真心觉得靠韩总和自家老爷子那点脑子,还真没准就拼不过欧阳青山呢!
欧阳青山潜藏了这么多年,做了那么多事,都没有露出半点马脚,很明显心机胜过这俩老头不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