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挽澜想起谢珍的受教育程度与大城市的同龄人之间的差距,又觉得自己的想法有些自私。
徐有终好像洞悉她的想法似的,“在想谢珍他们是吗?”他的目光依然落在山下的村庄,面色柔和,“刚才我测量了一下这里的自然环境,初步结果,很适合种植晚樱草……”他故意卖关子,不再继续说下去。
顾挽澜听得眼睛发亮,这里经济不发达,当时人只简单地种植一些必要传统农作物。
如果有企业愿意在这里投资,建设一座大型的经济种植基地,就需要雇佣很多当地劳动力,那样的话,很多离开的本地人便会回来与家人团聚,这里的留守儿童就不会这么多了。当地人的生活水平也可能有所改善。
从长远来看,这样的投资项目,只是依势而为,并不会破坏这里的生态环境,相较于把污染企业引到乡村的盲目开发行为,将更好的保护数代人生活的青山绿水。
徐有终看着顾挽澜嘴角微微扬起,眸子闪闪发亮,一副呆呆傻傻,完全沉浸在美好幻想中的样子,他抬手在她眼前晃了晃,打断她的遐想。
“小傻扭,这只是我刚刚的初步想法,具体更精确的数据检测,还需要再派专业人士来跟进后面的工作。一切都得慢慢来。”
顾挽澜呵呵呵地笑起来,自己想得过于简单了。若真的可能实现,也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至于你提到的,这里的乡村教师问题,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
顾挽澜挑眉,这里之所有留不住老师,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这里的条件太差,高素质的人才根本不会愿意安心呆在这里;没有高素质的老师,很难培养出栋梁之才。这并不是一个容易解决的问题。
“如果有一家大企业在招收员工时,附加一条,如愿意在这里工作三年,根据个人表现可签订五到十年的佣工合同,相对于一些应届大学生,应该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吧。”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是一条万古不破的道理,当一项利益足够大时,种种相对较少的损失便会自动被人们所忽视了。
“三年,刚好是自入学至中年级,或从中年级的学习至高年段学习的一个时间,对于孩子的正常学业,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对于来这里支教的年轻人,也不是那么不能忍受的一段时间,我想应该是比较合适的期限。况且,良好的企业也需要能沉下心来做事的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