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莱芜市日本守军一大早,就听到泰山下面炮响,日军莱芜守备司令武田坚夫中佐马上命令道:
“命令第14中队、步兵炮小队、机枪中队,速随我出城与西城第15中队、据点守备队配合,迎战敌人,对进攻之敌以严厉打击,第16中队第17中队负责城内各防区治安。”
可是武田坚夫万万没有想到,支那的跑火这么猛烈。从望远镜中看到,皇军支援部队还没有赶到,支那的攻击部队就从郊区冲了过来,快接近了城边。战场临机决断能力很强的武田中佐,此时马上命令道:“停止前进,部队退回二线阵地。加固工事,准备反击”。
战争中,战机瞬息万变,每一次战机的变化,都是用双方的伤亡来体现最终的结果。刚才那居高临下以泰山压顶之势,压在敌人头顶上的打法,国山护卫军是全胜。
现在,当二营组织好进攻时,等到炮连龙汉兵连长开炮的口令一发出,“轰隆”、“轰隆”的炮弹爆炸声,已在二营的队伍中炸响。原来,这个日军守备大队,也有一个步兵炮一个小队。一门37速射炮、两门92步兵炮。见国山军攻击部队赶到,已准备好的日军炮兵最先开火。导至二营一下就出现了伤亡。
随着国山军炮连的炮弹在日军阵地爆炸,双方同时暴露了炮兵阵地的位置。但鬼子炮兵技术还是纯熟得多,不到半分钟,鬼子两发步兵炮弹,就准确地打入了二营炮兵阵地。致使炮连一下就报废了两门步兵炮。
此时团部野炮射程打日军阵地距离远了一点。团炮营设山上的原因一是防飞机轰炸。二是,可以支援三营对淄博援军形成攻击之势,主要的原因是在炮兵阵地前,有日军六个坚固的碉堡。
幸亏当初洪涛决定营配炮兵连时,要超过日军炮的门数就是这个原因。一见鬼子炮兵炸毁了自己两炮。龙汉兵大怒,见自己还有两门步炮、两门速射炮,马上命令道:
“全炮注意,表尺153,方向005,高低+4,高爆弹,三发急速射。”
立即,“轰隆”“轰隆”的炮弹在对面敌人阵地炸响。在炮兵射击的当中,仍有鬼子的炮弹在二营卧倒的队伍当中爆炸,幸亏部队没有进入鬼子掷弹筒的射程,不然问题更大。
而二营炮兵打过去的炮弹,可能方位计算还不成熟,日军的步兵炮,还是在向队伍中发炮。同时,鬼子那个机枪中队的8挺92重机枪,可不是个小的火力,象扫帚一样向二营进攻部队扫来,二营战士们的伤亡在不断增大。
当然,此时日军阵地同样也出现了伤亡,因为国山军炮连一次就打过去四颗炮弹。还有两个连的共8门82炮击炮、两个连各班的24门60毫米迫击炮,共是32门大小迫击炮,还有8挺马克沁重机枪在同时向鬼子扫射,可不是个小火力。
此时两军日军两个中队,国山军是两个连。火力和兵力是基本持平。而且迫击炮火力远比日军掷弹筒火力强。所以日军阵地也是承受着巨大的苦难。只是鬼子有预设阵地在前面挡着,二营机枪火力发挥的作用不是很大,战场上两军成绞着状态。
正当二营进攻受阻,双头都在想办法要打掉对方重火力的时候,从护卫军的头顶上这时呼啸着飞过一发炮弹,正往前方敌人阵地落去。只听那“嗡-轰隆”的爆炸声在敌人阵地炸响,其声势,其威压大有压倒一切、左右战场之态。
沈定册一听这炮声,脸上就露出了笑容,因为他知道,这是雪野要塞内150mm重加农炮在发射试射炮。这是洪涛建设要塞的第一批重炮。明治四十五年式150mm重加农炮,最大射程:炮台固定22600m,野外发射20200米。现在炮是固定在要塞内,能打到22.6公里的最大距离,当面之敌全部在这12门炮的掌握之下。
而且这种炮弹,一旦在其敌中心爆炸,一个日军中队就完了。当然,难全部打得这么准。不过第一发试射弹虽然没有完全射中日军阵地中心。
但是,此时负责协助指挥的是那两名美国炮兵专家,因为战斗开始前,他们坚决请求参加要塞的炮战,所以试射炮后。紧接着要塞就是一个齐射,随着“嗡-轰隆”、“轰隆”的重炮爆炸声,敌人阵地立即没有了发炮声。随着第二轮排炮在敌人阵地惊天动地的爆炸,日军那8挺机枪也只剩下了三挺在继续呼啸。
第三轮排炮过后,看到要塞炮弹着点即开始延伸,沈定册马上命令道:
“七连在左,八边在右,同时梯次冲锋,抡占敌人阵地。营炮连延伸轰炸”。
此时,对面阵地里的日军,也尝到了在绝对火力打击下是什么味了。而在二营攻击的同时,洪涛在听到西面部队进攻的炮声后,把装甲连侯连长和5连长阳路明,还有6连长唐铁雄、警卫连孟泽勋召集到一起;说道:
“5连阳连长你派出两个排,全跟在装甲后后面,等到装甲车把颜庄镇公路口那两个日军据点,用装甲炮轰得彻夜倒塌后,你们两个排就配合装甲车歼灭剩余的敌人,其余部队暂进待命”。
5连长一听是这么简单的任务,就说道:
“保证完成任务”。
这任务难度确实不大,因碉堡内的重机枪是打不穿装甲车的当面装甲的,小鬼子设计这种车时,认为自己国家的重机弹是无敌,所以是参照92重机枪7.7毫米子弹打不穿进行的设计。而且昨晚洪涛放下的是三辆92式装甲车,还有一辆带炮的履带式装甲车,这种车从表面看可以当水陆两用装甲车用。最大的特点是有一门42毫米前主炮。这是那次洪涛去天天津兵站拿到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