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妃听了皇上的提议后,微微笑着点了点头,道:“这自然是了。一个人吃饭,哪儿有两个人一块儿吃来得香啊。皇上既然要批折子,那就快回去吧,倒不是老婆子我赶人,只是一会儿天暗下来了,这路可就难走了。只是,皇上来我这老婆子这儿一趟,却连口热茶也没能喝上,实在是太失礼了,说出来,连老婆子我自己也觉得丢脸,只能等下次再请皇上喝了。虽然老婆子我知道,皇上那儿的好东西比我这儿的多了去了,也看不上这小小的一杯茶,可我心里还是觉得该尽到的礼数还是该尽到的,不管您到底缺不缺。等回去了以后,皇上你让身边服侍你的宫人记得在茶水里头放几朵秋天收下来的菊花,那东西,最是清热降火。别看如今是冬日里,天寒地冻的,那也要多喝。夜里批折子晚了,就让奴才们吩咐御膳房烧碗夜宵来,别饿着,对身体不好。”
老太妃絮絮叨叨地说了许多,虽然看起来唠叨了一些,但是皇上却是听得心里暖融融的,无关其他,只是这些话,实在是都说到皇上的心坎儿里去了。
皇上并不是太后娘娘的亲生儿子,他其实是一个没有什么身份地位的嫔妃生下来的。而且,那个妃嫔原本并不是妃嫔,只不过是一个宫女罢了,要不是先皇酒后失德,根本就没有那个宫女什么事儿。不过,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也扭转不了了,那宫女已经怀上了,到底是皇嗣,是皇家的血脉,太皇太后不可能不管,便让那宫女成了嫔妃,让她怀胎十月,好好儿地,安安心心地将孩子给生下来。
可是,后宫里母凭子贵,子凭母贵,向来都是相辅相成的。皇上的母妃没什么身份地位,原本按理说,皇上是没有资格成为太子,成为皇位的继承人的。可是,巧的是,先皇子嗣稀薄,膝下就只有皇上这么一个孩子,只有他是名正言顺的。于是,在皇上很小的时候,他便被抱到了皇后身边抚养,彻底离开了自己的母妃。
皇后,也就是现在的太后,虽然对皇上并不算差,甚至可以说是还可以的,但是,终究不是自己十月怀胎生下的孩子,终归是不亲。在皇上的成长道路上,太后很少会关心他有没有吃饱,有没有穿暖,更多的,是关心他有没有将太傅布置的功课全部都做下来,先皇的问话,可都答得上来。母子两个人,虽然相伴了这么多年,但是感情实在是太浅了。
皇上虽然如今贵为九五至尊,是万万人之上的皇上,但是他的内心深处,还是渴望着母爱的。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个人是不渴望母爱的,就算皇上是皇上,可他还是一样的。可是偏偏太后娘娘给不了他这份母爱。太后娘娘的心里,只有她母家的荣华富贵,只有她母家的荣宠,那才是最最重要的事情。也是因为这样,皇上和太后两个人的两颗心,在一日日的期待和失望中,逐渐相隔得越来越远。
而今天,老太妃在皇上出门前,对他絮叨的这一切,像极了一个最普通的母亲,对自己的孩子出门前所做的嘱咐。就是这份在旁人看来甚至算得上是唠叨的嘱咐,却让皇上的心暖融融的。因为他长这么大了,从来就没有一个人这样为了他,为了想他好好儿的,而这么唠叨过。即使是先皇,他的亲生父亲,也只是会严厉地问他功课,严肃地传授给他做君王的道理,甚至从来都没有慈爱地面对他过。而今日,他终于在老太妃的身上,体会到了失去已久的母爱。因为这点暖意,让皇上对老太妃生出了莫大的好感。他看着面前的老太妃,只觉得亲切。
其实,皇上小的时候,也常常会见到老太妃。老太妃很喜欢小孩子,很希望自己能够有一个小孩子,只可惜,上天不垂怜,老太妃她虽然是先帝最最喜欢的妃子,却一辈子都没有属于自己的孩子。好在,老太妃是善良的,她并没有因为自己没有孩子,而变得恶毒,变得对老天爷心生怨恨,变得对皇上心怀恶意。她依旧是善良的,她每次见到皇上,都会笑,有的时候,还会带好吃的松子桂花糖给皇上吃。这份善意,让皇上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