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继室难为 > 第一百三十六章 装傻充愣

第一百三十六章 装傻充愣

“还是子宛最懂朕。”崇真帝揽她入怀,“这几日朕无论走到哪里都不得安生,还是子宛这儿最叫人舒心。”

“陛下可有去看望母后?听说母后近来身体大好,人也精神多了,可惜臣妾去请安时母后仍是不愿见我,陛下替臣妾瞧瞧母后可好?”

“母后上了年纪,人也固执些,明日下了早朝朕便去探望她。”

“那就好,不过陛下千万别提臣妾的事,省得气着母后。”

*****隔天的早朝,崇真帝又是大发雷霆。

北地传来急报,深夜突降大雪,厚厚的积雪压塌了不少房屋,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在睡梦中因寒冷而去了。

崇真帝将急报狠狠的甩在桌上,“都什么时候了你们还想着立储?朕的子民、大盛的百姓正在受苦受难,你们却为了一己私欲争得头破血流,妄顾天下人的安危,真是其心可诛!史官何在?”

“臣在。”

“把这些贼人的所作所为给朕全都记下,也让后世瞧瞧,这帮狼心狗肺的东西都做了什么好事!赈灾一事迫在眉睫,朕给你们一个时辰,一个时辰后若是拿不出章程来,都给朕滚蛋!”

看似暴跳如雷、实则松了一口气的崇真帝“怒气冲冲”的出了大殿,抬脚便去了圣明皇太后所在的长春宫。

几个戴着半张面纱、只露出一双眼睛的侍女正安静的侍立在侧,按照宫中的规矩她们如此扮相未免逾越,然侍女只是其对外宣称的身份而已,她们的真实来历,却是一名号称“玄姑”的女道姑的弟子。

十道九医,一年前圣明皇太后身染疾病,连太医都说她可能不久于人世,却是太后的娘家侄子听闻玄姑的医术精妙,跪了一天一夜才将人请进宫中,果然,见到病入膏肓的太后,玄姑不慌不忙,以自己独创的心经为辅,并将真气注入金针之上,成功救下了太后的性命。

醒来后的太后在得知自己的救命恩人是谁后,便欲将其留在宫中,虽然打着报恩的名义,说是要助她将道家发扬光大,实则是畏死,有这样颇通岐黄之术的大师在,以后即便发病也能得到及时的救治。

然而玄姑却拒绝了,她说自己出身草莽,习惯了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不过她有几个女弟子,医术与她一脉相承,若是太后不嫌弃,她会将几个女弟子留在宫中侍奉太后。又说太后既然在她施了针以后苏醒,以后只要好生调理,不大喜大怒,可保十年无虞。

强扭的瓜不甜,既然她去意已决,太后也就不再说什么,总归有她的弟子在,也能安心些。

就这样,玄姑的女弟子便在长春宫住下,又圣明皇太后在鬼门关走过一遭之后格外惜命,知晓她们个个懂些医术,索性就叫她们在身边侍候着,不过这几人到底同寻常的宫女不同——都是良民,也不曾签过卖身契,索性便叫她们戴上面纱示人,人称一声“女姑子”。

“儿子给母后请安,”崇真帝扫视了一眼这几个体态秀美的女姑子,“这几日儿子忙于朝政,竟没顾得上探望母后,母后身体可还安好?”

若说圣明皇太后这辈子最庆幸的,莫过于她一朝侍寝便生下了皇子,且儿子对自己孝顺有加,这会儿见着自己的宝贝儿子,笑的脸上的褶子都荡开了,“安好,安好,母后身边有这么多人伺候着,日子真是顺心极了。我儿日理万机,莫要为了母后分心。”

崇真帝叹了一口气,“儿子如今也只有在母后这儿讨得些许安宁了。”

圣明皇太后是个护犊子的,前朝后宫虽然互不干预,可那大臣血溅当场之事她也有所耳闻,见儿子一脸疲态,眼底的黑眼圈也不知几日没有睡好了,当即气呼呼的拍着桌子,“我儿正值壮年,他们就这么等不及了?此事皇儿若是不宜出面,便由哀家出面,治他们一个犯上之罪。”

“还是母后想着儿子,”崇真帝将热茶一饮而尽,舒服的叹了声,“母后放心,儿子自有分寸,若是真到了需要母后出面之时,儿子会着人过来的。”

“我儿是天下之主,岂能受这帮贼子的胁迫?”圣明皇太后怒目而瞪,“哀家倒要瞧瞧,这一个个的,是活腻歪了不成!”

“不过,”圣明皇太后忽然话锋一转,“哀家听说北地受灾,若是赈灾得当还好,可若是受灾严重,难保不会被人同立储扯上干系。一想到吾儿心系天下,一腔赤诚却被人算计,哀家便甚是痛心。”

“母后是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