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重生:长孙皇后养儿记 > 第144章 文成公主和亲

第144章 文成公主和亲

于是松赞干布便陈兵20万在边境,一面向土谷浑开战。一面向着大唐的松州边境冒犯,李世民大怒,擢即传诏牛进达,刘简,执失思力出战迎敌。

只五万军马,牛进达等以一当二,便战胜了松赞干布的十万军马。在松州大败吐蕃,而本来耀武扬威的吐蕃使者。在得知自己君主大败而归的消息后,便只得灰头土脸的等待号召,等着大唐皇帝的宽恕。

而吐蕃的盘算一向是打的好,松赞干布收复吐蕃,平息动乱也就是在贞观初,这么些年。到了贞观八年,吐蕃王松赞干布便派丞相……出使大唐。带往大唐的除了金银珠宝,便还有美玉佛经这些物件。

吐蕃知道大唐物产丰盛,兵强马壮。也知道自己与大唐开战只有失败的结局,于是吐蕃最初就是以臣服的姿态来到长安的。最初,吐蕃也是没有敢祈求能够与大唐联姻的。只是,唐太宗遣使臣……出使吐蕃后,吐蕃便心有异动。

而后又得知土谷浑已经突厥与唐皇室有结为姻亲的想法后,吐蕃觉得这是个机会,一个自己可以拥有与唐朝可以更加亲密的机会。一个可以能够得到唐朝先进文化,可以是吐蕃更加富强的机会。

只是,这么多的想法,只是吐蕃的一厢情愿罢了。松赞干布知道自己的实力,不可能与大唐毗肩,而会将所以的兵力暴露在李世民眼底。吐蕃看似带着破釜沉舟的毅力,只是这一切,不过是松赞干布的一场豪赌而已。

松赞干布,在赌李世民不会真的打算将吐蕃如同高昌那般灭国,松赞干布知道,大唐毕竟昨年才出兵灭了高昌国因此,在这样的时候。唐朝皇帝是不会对自己出手的,毕竟就算是大国,用兵作战也是需要修养生息的。都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作为曾经的天策将军,李世民是很懂兵法的。

因此,吐蕃便有了同唐朝谈判的资本,若是唐朝不打算联姻和亲,那么就开战若是能够侥幸得到大唐的国土,那就是赚了。若是唐朝原因联姻,那么再撤兵也是不迟的。这样,吐蕃也能得到中原文化,对吐蕃来说也是好事。就是唐朝与吐蕃一时交兵,但是松赞干布知道,如今太平盛世下的大唐,最不希望的就是战乱。

因为距离唐朝平定天下过去不过二十年的光景现在不论是百姓还是作为皇帝的李世民,最需要的就是和平。百姓渴望和平不外乎就是渴望生活安定,免颠沛流离,免无枝可依。而作为皇帝的李世民,则是希望能够平定的天下,繁荣昌盛。

不得不说,松赞干布真的是将一个皇帝的心思把握的透彻,明了。李世民虽然派兵出征,但是更多的是对吐蕃的一种威慑。在如今好不容易平定的江山,若是风烟再起那么就真的是件坏事了。

当初会同意与土谷浑联姻,也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有个土谷浑的存在,至少还可以牵制住西边的突厥。因此,在出兵灭了高昌后,一方面给了突厥威慑,另一方面也是向土谷浑展示,若是不能为我大唐所用,那么今天高昌国的下场,就是明天你土谷浑的下场。

所以,才会有了联姻这个和亲事件,也算是对土谷浑的一种安抚措施了。只是,让太宗皇帝没有想到的是,吐蕃居然有着不该有的心思。于是,在得知松赞干布出兵攻打松州后,李世民发怒了。派出三路大将,呈合围的趋势,向松州逼近最后大败在松州的十万吐蕃军马。

虽然是唐朝胜利,但是本着边境安稳的想法。太宗皇帝还是召集大臣,考虑和商讨吐蕃与大唐联姻的事情。

作为李世民当初在秦王府的十八谋士之一的房玄龄以及杜如晦,一个是谋略,一个是决策。在李世民眼中都是不错的能人,世人称之为,房谋杜断。前世,长孙皇后临终前的三个遗愿之一就是希望李世民能够重新启用房玄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