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粮食、布匹、药材以及赈灾银两都派发到了八郡,但是李承乾还是不放心,毕竟是自己的子民,如今百姓流离失所,李承乾不敢肯定在每年修葺河堤之时没有官员贪污徇私。
但是至少希望这次黄河溃堤不会有政绩腐败牵连出来,至少这次御史台不要查出舞弊案,便是对百姓最好的交代了。
放下奏折,就算心里千转百回,李承乾记得母后说的话,夫妻是相互扶持的。而自己对于这个妻子也是满意的,如今自己与太子妃举案齐眉差了那么点,但是李承乾希望自己与苏瑾,以后能够像父皇与母后那般,也是可以的,这样将大唐江山守住,以后才不会愧对百姓,愧对祖宗。
看向苏瑾手中的青瓷碗,碗中白如雪的贡梨,晶莹剔透,在托盘边上再配上火红的雕花,看着让人食欲大开。
“太子妃费心了,孤感受到了,你也别太操劳了。”李承乾接过苏瑾递过来的雪梨,在苏瑾身边坐下享用起来。入口甘甜,爽口,甜而不腻。“孤很喜欢。”李承乾用过后,对苏瑾说出来自己的感受。
“殿下喜欢就好,臣妾也是借花献佛了,这是母后差人送来的雪梨。更是兰芝姑姑亲自来别馆教导臣妾做的,所以臣妾算是借了母后的光才能够为殿下做到这般,殿下喜欢就很好了。”
苏瑾不打算隐瞒长孙皇后在其中起的作用,这贡梨是不同于北滘的黄花冠,而这进贡给皇城的是西域道上,当初张骞出使后从西域流入汉宫,而后一直作为皇家贡品。
苏瑾并不会奇怪,长孙无忧为什么会将这水晶黄送到别馆,作为国母,中宫,苏瑾相信就是长孙无忧以后都不在掌权,这后宫前朝,只要长孙无忧想知道,没有事情可以瞒过她。
而且兰芝亲自带人来,虽然并不是兰桂亲自教导,但是兰芝一向是负责皇后身边宫务事宜。所以,不论是苏瑾还是李承乾,在知道兰芝来到别馆后,都知道长孙无忧就算是不知道前朝真正发生的事,但是凭借着长孙无忧对政治的敏锐,这些动向是瞒不过的。
“今天你跟太子妃一道去见母后了,母后可还好?”李恪从去年太上皇驾崩后,回京守孝开始,就一直留在长安城在大理寺任职。掌管邢典,决策司法。
大理寺是刑部的一块,但是大理寺卿却并非是刑部尚书的直辖,因此李恪在刑部算得上是李世民在为李承乾铺路了。毕竟李恪没有在户部,也并非是在吏部或者兵部。而至于老四李泰则是在礼部,长孙无忧知道后,虽然没有表示但是并非代表是真的没有一丝一毫的看法。
反之,长孙无忧倒是觉得,如此安排对于老四并非不好。首先,在长孙无忧的眼中,老四李泰一直是喜欢文学,上辈子编写《括地志》。
而且不是吟诗就是作对,再不然就是与骚人墨客泼墨挥毫,整个就是第二个曹植在世。对于自己的儿子,长孙无忧并非不疼爱,而是长孙无忧深刻的知道,自己先是大唐的皇后,然后才是自己孩子的母亲。
作为母亲,长孙无忧当然是希望孩子能够过得好,但是作为皇后,长孙无忧却不得不思考,如何才能够为李唐皇室的将来,以及天下黎明苍生负责。
只有皇室诸子没有相互倾轧,皇室能够延续而不会再上演以后的动荡,避免兵戎相见,流血千里。这才是最好的事情,因此对于东胶王曹植,长孙无忧不是说厌恶,反之如果东胶王能够安分守己,做个王侯那舞文弄墨又有何不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