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太上皇驾崩,李恪回朝奔丧,出了孝期后依旧是想以往一般,依旧派人将收集的各种茶叶、丹青、美食菜谱送到这立政殿。难得有心人,既然如此说明本宫有很好的机会可以做出改变。既然如此,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此时不待更待何时?
贞观八年,李恪被李世民封为益州大都督。之后走马上任到,贞观九年太上皇李渊病重,之后先皇驾崩,作为皇孙,李恪自然是要为先皇守灵。
更何况,先皇棺椁还未下葬至献陵。李恪自然是要留守在长安城内,如今正是天赐良机,这般最是好不过,以后李恪上任后,,本宫到何处去寻找这么好的机会培养母子感情。
老三这次是在益州上任吧,你给母后的蜀锦,母后很是喜欢。老三在益州可还习惯?风土人情可还适合?
听到长孙无忧的话,蜀王李恪拱手作揖回答道,劳烦母后惦念儿臣。在益州一切都好,益州蜀中不愧是天府之国,景色秀丽山川如画。母后如果看到了也是会喜欢上的。
恩,如此就好。本宫也就放心了,蜀中曾经是蜀汉旧地,当年昭烈皇帝便是得到益州后,才形成三国鼎立。自古益州人杰地灵,自然风景也是极美的。
这次被长孙无忧叫来的,有太子李承乾、蜀王李恪、越王李泰以及燕王李佑。贞观十七年,李佑造反,说来还是权势引人犯罪,如果阴宏志能够不被富贵荣华遮眼,依照李佑现在是怎么也不会谋反的。难关说人有贪欲呢?
不然又何至于落得个身死异处的下场,当年阴家三族被先皇诛杀。阴家只余阴妃与阴宏志二人而已,后来阴妃累进,后宫朝堂上对阴家不乏阿谀奉承的人。但是还是不知满足,人心不足蛇吞象,只有被撑死的下场,古来又有多少英雄不是因为时世呢?
李唐根基刚稳,李世民并非老迈昏庸。阴宏志究竟有什么胆量和筹码敢跟李世民叫板,造李世民的反呢?真是太过天真还是太过愚昧,以至于跟一头雄狮叫板,争夺皇权。
太子是在处理完李世民交代的监国任务后,一起跟随其余三人到达立政殿的,当时是未时,如今已是到了用晚膳的时候。而长孙无忧在准备将几人叫来时,就已经吩咐兰桂,准备好四人的饭菜。
当初李世民状告李建成就有与后宫嫔妃私通这一条罪名,所以李世民对于自己的儿子进出后宫看管的极其严格。
尤其是后期皇子们都长大了,搬出皇宫独自建府的皇子必须要经的李世民同意才有自己见亲生母亲,否者一切免谈。
但是长孙无忧不一样,一来长孙无忧是皇后国母、是皇子们的母后,二来嘛,长孙无忧毕竟是过了三十的人了。
八宝鸭、芙蓉鸡、合江鲫鱼、佛跳墙、狮子头、鼎湖上素、白玉翡翠、喜鹊登梅、鱼香肉丝、桂花山药、西芹百合、干煸豆角、清汤燕菜以及芙蓉干贝,这六荤菜六素菜以及两道汤菜。就是兰桂经过苦苦思索后,拟定的菜单,其中就有蜀王李恪送给长孙无忧的川菜菜单。
当兰桂在长孙无忧耳边轻声说到,晚膳已经备好后,长孙无忧知道,天确实晚了。呆会儿老三、老四还要出宫,再不用膳只怕是皇宫就要禁硝闭门了,到时后就难以出宫了。
母后许久没有跟你们一起吃过饭了,恰好兰桂已经准备好晚膳了,都留下来陪母后吃顿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