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主不可以无德,无德则臣叛;不可以无威,无威则失权。臣不可以无德,无德则无以事君;不可以无威,无威则国弱,威多则身蹶。
——《三略》译文君主不能没有道德,没有道德大臣就会背叛;君主不能没有威势,没有威势就会丧失权力。大臣不能没有道德,没有道德就无法辅佐君主;大臣也不能没有威势,没有威势国家就会衰弱。但是大臣威势过了头则会害了自己。
兵家智慧故事处于领导地位的人,一定要具有威信否则下达的命令很难执行,极容易沦为一个傀儡,也终将被更强的更有威信的人替代。
刘禅,刘备之子,于刘备去世后继位成为蜀国皇帝。诸葛亮等谋士相继去世后,蜀国逐渐衰败。钟会、姜维发动兵变时,司马昭觉得让后主留在成都会有后患,就派他的心腹贾充把刘禅接到洛阳。刘禅本来是一个昏庸无能的人。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全靠诸葛亮掌管着军政大事,他也不敢自作主张。诸葛亮死后,他却不像诸葛亮在世时候那么谨慎了。
到了蜀汉灭亡,姜维被杀,大臣们死的死了,散的散了。随同他一起到洛阳去的只有地位比较低的官员郃正和刘通两个人。刘禅不谙世事,一举一动全靠郃正指点。平时、刘禅根本没把郃正放在眼里,到这时候,他才深觉郃正是个忠心耿耿的臣子。
刘禅到了洛阳,司马昭用魏元帝的名义,封他为安乐公,还把他的子孙和原来蜀汉的大臣五十多人也都封了侯。司马昭这样做,无非是为了笼络人心,稳住对蜀汉地区的统治。但是在刘禅看来,却是很大的恩典了。
有一次,魏国的大将军司马昭请他喝酒,在大家喝得正是酣畅淋漓时,司马昭说:“安乐公,您离开蜀地已经很久了,因此我今天特别安排了一场富有蜀国地方色彩的舞蹈,让你回味回味啊!”这场舞蹈跳得刘禅身旁的部属们非常难过,人人都更加思乡了。然而唯独安乐公刘禅依然谈笑自若,丝毫没有难过的表情。司马昭问道:“你还想不想回西蜀的家乡呢?”刘禅答道:“这里有歌有舞,又有美酒佳肴,我怎么舍得回西蜀国呢!”正因为如此,刘禅的昏庸无能在历史上出了名,后来,人们常用“扶不起的阿斗”比喻那种懦弱无能、没法使他振作的人,即便手里有了贤臣和土地依然无法将这里治理好,反而沦为别人的附属还很满足。
纵观历史,许多亡国皇帝大都荒淫无度或是懦弱无能,拱手将江山让与别人。一旦丧失了威信,法条或是军令都形同虚设了,国家更无从治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