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用兵之要,必先察敌情。视其仓库,度其粮食,卜其强弱,察其天地,伺其空隙。故国无军旅之难而运粮者,虑也。
——《三略》译文用兵的关键,在于首先查明敌情。了解其库存的实虚,估计其粮食的多少,判断其兵力的强弱,调查其天候与地形情况,寻找其薄弱环节。所以,国家没有战争而运送粮食的,说明其国势空虚。
兵家智慧故事粮草是一个军队维持的最基本保障,再强劲的兵力也经不起饥渴,因此,粮草也成了交战双方保护和攻击的要点。
曹操在官渡同袁绍交战,由于袁军势大,曹操只能坚守待机。无奈军粮告竭,渐渐支持不住,眼见有失败之虞。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袁绍的谋士许攸由于得不到袁的信用,便投奔曹操。曹操喜出望外便向许攸虚心讨教破袁大计。
许攸说:“粮草是军队的命脉。与敌对垒,胜负未分,有粮则胜,无粮则败。现在袁绍的军粮辎重,都堆积在乌巢,可守卫淳于琼是个酒鬼,疏于防备。您可以选派精兵假称袁军将领蒋奇率部到那儿去护粮,趁机烧毁他的粮草辎重,那么袁绍军队就会大乱。”
曹操满心欢喜,重重款待许攸。第二天,曹操挑选了马步军五千,准备亲自前去乌巢劫粮。部将张辽劝道:“乌巢是袁绍屯粮之处,难道没有防备?丞相不可轻敌,而且许攸新来,不一定可靠。”
曹操笑道:“不必多疑。许攸来投奔我,这是老天要让袁绍失败了。如今我军粮食也不充裕,难以坚持。如果不采用许攸的计策,那是坐以待毙。再说,如果许攸说的话有假,他还肯留在我们营寨里吗?你们不要阻挠了。”
张辽说:“既然如此也要防御袁绍乘虚来偷袭我军营寨。”
曹操笑道:“我已筹划一切了。”传令苟攸、贾诩、曹洪同许攸坚守大寨,夏侯惇、夏侯渊率一支军队埋伏于左边,曹仁、李典率一支军队埋伏于右边,以预防偷袭。命张辽、许褚在前,徐晃、于禁在后,曹操自己带诸将居中,共5000精兵,打着袁军旗号,士兵人人都带着柴草,衔枚勒马,乘着黄昏径向乌巢进发。
经过袁绍几处别寨,寨兵问是何部,曹操派人应答到:“蒋奇奉命乌巢护粮。”袁军见是自家旗号,不再盘查,一路无阻。到乌巢时,四更已尽。曹操命士兵将柴草堆于粮屯周围放火。当时有一支袁军运粮返回乌巢,见粮屯尖火,急来抢救。
探子飞报曹操:“袁军在我军背后追赶。”
众将说:“请丞相分兵抵抗。”
曹操大喝道:“大家只顾向前进攻,务必将乌巢粮草烧毁。等敌人咬到我们屁股,再回转迎战不迟!”于是,官兵们拼力奋战,大破乌巢,火焰四起。浓烟滚滚,袁绍粮草全部烧毁。袁绍败局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