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传中华智慧,品百家名言——奇谋善断的兵家 > 34、治国安家,得人也

34、治国安家,得人也

原文

治国安家,得人也;亡国破家,失人也。

——《三略》译文国治家安,在于任用了有才干的人;国破家亡,在于失去了有才干的人。

兵家智慧故事人才在一个国家的治理过程中起到的是决定性作用,当人才开始流失的时候,就是一个政权走向衰落的表现。

垓下一战,刘邦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打败项羽,建立汉朝。

为了庆祝胜利,刘邦大摆酒席;宴请群臣,酒酣耳热之际,刘邦向众人提问?“请教各位,我们如何能得天下,而项羽又如何失去天下?”

一些大臣奉承地说:“陛下获天时、占地利。有上苍保佑,有神佛扶持,显示了真命天子的本色。”

刘邦听了笑而不语。

又有大臣补充道:“陛下更有人和,有功必赏,有过则罚,赏罚分明,故而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可以夺取天下。而项羽却嫉妒有才能的人,谁有本事就怀疑谁,打了胜仗也不记功,得到了土地也不给记功,因此,他才会失败。”

刘邦微微颌首,于是众人又你一言我一语发表各自的见解,无非是恭维刘邦拥有雄才大略,智谋过人,用兵得当,等等。

刘邦听了群臣的议论,笑着说:“你们的话也对也不对,所谓对者,只知其一,所谓不对则不知其二矣。”

席间一片寂静,众臣都侧耳细听刘邦的高论:“朕本是一介草民,起事时仅区区一驿亭亭长,斩白蛇、举义旗、屡遭挫折,多次濒临于灭亡,但终究图大业,夺取天下,立朝建国,正是由于我尚有自知之明,并不盲目相信自己的才能和运气。要知道论出谋划策,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张良;论治国安民,筹措粮草,我比不上萧何;论指挥军队、统兵作战、攻必克、战必胜,我比不上韩信。我之所以能统一天下,并不是凭借什么超人的本领、更不是有什么神灵保佑,只不过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借用了别人的长处来补偿自己的不足,处处礼待像张良、萧何、韩信这般能人,信任他们,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这才得了天下。而项羽却相反,他自视甚高,却看不见别人的才能,其实他手下也有许多有才能的人,由于他容不得人,很多投奔到我这里来了,有的消声匿迹了,连范增这样有本事的人都不予使用,所以就失去了天下。”

众臣听了刘邦的话,都心悦诚服。

楚汉之争,最终刘邦得胜,原因在何?刘邦自己的这段解释可谓一针见血,“治国安家,得人也;亡国破家,失人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