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传中华智慧,品百家名言——奇谋善断的兵家 > 26、至则反,盈则败

26、至则反,盈则败

原文

天地之理,至则反,盈则败,日月是也。代兴代废,四时是也。有胜有不胜,五行是也。

——《孙膑兵法》译文天地间万事万物变化演进的道理是:物极必反,盛极必衰,日月变化,朝代的兴衰,四季交替都是这样。有能取胜的一面,也有不不能取胜的一面,就如同金、木、水、火、上五行相生相克一样。

兵家智慧故事物极必反,盛极而衰,这是中国古代朴素哲学思想。这一思想对中国文化影响很深,也蕴含了人类的经验和智慧。将这个道理放于一个国家的治理,也是很有启发的,它让人要心存期待,却又不可放松大意。而许多历史,也很好应证了“盛极而衰”这种变化过程。

西元前221年,秦王赵政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一个以咸阳为首都的幅员辽阔的国家。这个国家的疆域,东起辽东,西至玉门关、陇西,北抵长城,南达越南北部及中部一带,面积超过500万平方公里。秦王政兼采传说中三皇五帝的尊号,宣布自己为这个国家的第一个皇帝,即始皇帝,后世子孙代代相承,递称二世、三世皇帝。

西元前210年秦二世胡亥即位。他进一步加重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以“税民深者为明吏”,以“杀人众者为忠臣”。他令农民增交菽粟刍藁,自备粮食,转输至咸阳,供官吏、军队以至于狗马禽兽的需要。他继续修建阿房宫,继续发民远戍。徭役征发的对象进一步扩大,农民的困苦达于极点,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已经到一触即发的地步。在农民酝酿反秦的时候,潜伏着的六国旧贵族残余势力也在俟机进行分裂活动。秦二世刚即位一年,就从大泽乡爆发了农民起义,这场由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只有半年就失败了,但是反秦的浪潮却被他激起,继续不断地冲击秦的统治。

陈胜起义后,旧楚名将项燕之子项梁和项梁侄项羽在吴杀掉秦会稽郡守,起兵响应。不久项梁率领八千子弟兵渡江北上,队伍扩大到六七万人,连战获胜。闽越贵族无诸和摇也率领族人芮参与反秦。原沛县亭长刘邦和一部分刑徒逃亡山泽,也袭击沛令起事,归入项梁军中。项梁立楚怀王之孙为楚王。

不久,项梁在定陶败死,秦章邯军转戈北上,渡河击赵。这时,代替蒙恬戍守朔方边塞的王离,也率大军由上郡(治今陕西榆林东南)东出,包围了张耳和赵王歇驻守的巨鹿城(今河北平乡境)。楚王派宋义、项羽解围,派刘邦西入关中。宋义北至安阳,逗留不进。项羽杀宋义,引兵渡漳河,经过激战,解巨鹿之围,被推为诸侯上将军。以后,秦将章邯率二十万人向他投降。另一边,刘邦迂回进入武关,到达咸阳附近。那时秦二世已被赵高杀死,继立的子婴贬去帝号,称秦王,汉高祖元年十月向刘邦投降。刘邦攻占咸阳,秦亡。

秦始皇在建立秦的时候,恐怕万万想不到他预想的千秋万代的秦王朝竟然在他入土后不久就彻底崩溃,真是盛极而衰,物极必反!其中道理也不难明白,统治者在政权上升的同时也在自我膨胀,那么衰败也就自然而然地尾随而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