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另类的财富 > 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

语云:“相识满天下,知心有几人?”经典也说:“认识诸世间,不能认识自己。”世间上凡事都讲究“认识”,认识的人多、事多、物多,认识的因缘关系愈多,对自己会愈方便。但是真正说来,所谓“认识”,最重要的还是“认识自己”,与自己有关的认识愈多愈好。到底人要认识自己的什么呢?列举六点如下:

一、认识自己的环境:人打从出生,有的人生在富贵之家,生活优渥;有的人出生在穷乡僻壤,生活条件其差无比。先天的环境不同,所享受的因缘条件不同,自然影响发展。就如佛教也说“佛法难闻,中国难生”,意思是生长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不容易。但是尽管先天的条件不同,有的人向环境低头,有的人向环境挑战,例如匡衡“凿壁偷光”,孙敬“悬梁读书”,苏秦“发愤刺股”,王冕“放牛画荷”,乃至韩国圆测大师偷听玄奘大师讲经等,他们都是认识自己虽然没有好的环境,但自己的力量可以改变环境,因此不向环境屈服。

二、认识自己的能力:人出生到世间,不是人人都能做孔子,也不是人人都能当佛陀,虽然佛教讲每个人都有成佛的性能,但是“理上佛性平等,事上因果差别”,本性虽然相同,各人的能力有别。有的人长于智慧,有的人长于慈悲,有的人长于道德,有的人长于精神力;能认识自己的能力,就自己的专长善加运用、发挥,必有杰出的成就。

三、认识自己的学识:世间上的人,聪明才智,贤愚不等,学识多少不能冒充。所谓“道德半斤可以充十两,学问十两就是十两”,有的人不务实,不能认识自己,一再强求,想要读书求得高深学问,但是死读书、读死书,求得再多的学问也没有用。学问之道要能活用,能把自己所学到的作本分运用,不要为虚名所误。学问尤其要凭真功夫,要讲究学力,而不是迷信学历。一生没有进过学校的孔子、耶稣、释迦牟尼佛,乃至近代的王云五,都是自学有成,你能说他们没有学问吗?

四、认识自己的因缘:我们见到人家成功,看到别人创业有成,都会心生羡慕,其实最重要的,要看到自己的因缘。没有因缘不能成事,别人的成就是因缘而来,自己的因缘在哪里呢?要认识清楚,缘聚则成,只要有因缘,则无事不成。

五、认识自己的家世:人的前途,靠好的家世成就,当然有很大的助益。但家世也不是决定人之一生的唯一因素,例如朱洪武曾经穷得三餐不继,但靠着自己的奋斗,最后也能当上皇帝;董永“卖身葬父”之人,靠着自己的勤劳本分,也能感动仙女成婚。家世不好,只要自己有条件,也可能改变一切,所以不要常常怨叹父母、亲人,更不要妄自菲薄,自己的未来如何,还是要靠自己努力。

六、认识自己的志趣:认识自己最重要的,还是要明白自己拥有多少,能发挥多少?尤其要就着自己的志趣加以发挥。例如喜爱兴办教育,喜欢写作,或是经商、务农、做军警等,任何一种事业,只要自己有志趣,就能心甘情愿,做得心安理得,而且持之以恒。就如我一生的志趣,就是出家为僧,因此在信仰的天地里,能够找到自己,也找到未来,虽已耄耋之龄,从来不曾后悔,总觉得不虚此生。

因此,做人,认识世界是必要的,认识自己,更为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