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另类的财富 > 养

一般人都喜欢养猫、养狗,养花、养草。养,就是“生”的意思;有“养”,才能生存。好的要养护,但是一些不当的养,如“养痈贻患”则万万不能。关于什么能养,什么不能养,兹说如下:

一、养德重于养财:一个人如果只知储蓄金钱,金钱乃“五家”所共有,遇到水、火、盗贼、贪官污吏、不肖子孙等,都会使我们的钱财荡然无存,因此养德才是重要。钱财会被人偷走,道德则不会被人所盗。一般人虽然羡慕有财富的人,但更尊敬一个有道德的人,所以做人忠厚、诚实、行善、利众,都是养德也。

二、养心重于养身:一般人都非常重视养生,运动保健、饮食调理,无非希望于身体有益,但往往忽略了“养心”。其实“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人生到了百年大限时,身体不是我们的,只有“心”(也就是业)随我们在五趣六道轮回,所以养心能不重乎。

三、养性重于养气:现在社会非常流行练“气功”,可见大家重于“养气”。养气一者健身,同时涵养性情,固然也很重要,例如涵养浩然正气,也能为天下苍生造福。但是“养性”即为“养命”,因为人人都有“佛性”,如果能将自己的真如自性养好,给予安住、净化,如此又比养气重要得多。

四、养民重于养士:自古以来,大家族、大人物都要“养士”,如战国四君子之一的孟尝君,门下“食客三千”,虽然也会受士的回报,但是不如能“养民”。“士”只是“民”的一部分,民才是全部,如果对于全民都能有所利益、帮助、贡献,则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

五、养廉重于养望:一般常人都希望自己的名望很好,所以凡是地方的事情、公众的事务,都希望当个代表,选个理事。但是名望重要,清廉更重要。一个人穿了美丽的衣服,如果不清洁,也为人所不喜,所以做人清廉有德,在人格上树立自己清廉的名望,更是重要。

六、养量重于养能:世间上有能力的人为数很多,有度量的人就不容易得见了。有人说,“事业有多大,就需要有多大的度量”,此言诚不虚也。能容纳一家可做家长,能容纳一村可做村长,能容纳一县可做县长,能容纳一国可做领袖,能容纳全世界,才能统领天下。

七、养志重于养晦:中国的士大夫一向提倡要“韬光养晦”,养晦就是现在所谓的“低调”、“不与人争”。但是光是消极的养晦,不如积极的养志;“立足当下,志在千里”,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能够立志为国为民,就会为全民谋福利,此乃积极向上之精神也。

八、养拙重于养巧:人的一生,要求进步,总想有一些巧思、巧想、巧能、巧心。但光是“巧”,太过锋芒毕露,往往遭人疑忌,所以做人有时要懂得“养拙”。以诚实、稳重、厚道处世,深藏不露更能于己有利。

养,人生应该养些什么呢?以上八点仅供参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