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上,人有名字,物有名字,一些飞禽走兽,甚至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名字。过去有很多名人,他们的名字背后都有一些典故,具有特殊的意义。例如,宋朝的文天祥,生时满室祥瑞,天有异相,故名文“天祥”。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出生之后,其父净饭王特地召集国内的学者专家,共同为他取名“悉达多”,意为“一切义成”。
另外,像西方人氏,大概是怕名字太长、太复杂,不容易记,所以干脆取名威廉一世、威廉二世,路易一世、路易二世,理查一世、理查二世等。甚至很多国家的公路,也以一号公路、二号公路为名,既简单又好记,所以取名也有很大的学问在。
过去经常有信徒找我为他们命名,例如生儿育女,或是开设工厂、成立公司等,我基于给人欢喜,有时也难以拒绝,只有满人所愿。我在替人取名时,一般都是本诸几个原则,举例如下:
一、取有意义的名字:例如有一个信徒开设一家旅行社,要我取名,我为他命名“东西旅行社”。另有一个信徒设立交通公司,我为他取名“通达公司”。再如佛光山的功德主张姚宏影,在她成立电子公司时也要我取名,我就建议她以“日月光”为名。
二、取吉祥的名字:有一家布店开张,主人找我取店名,我为他取名“大庄严”,另有一家杂货店,取名为“宝藏行”。我希望他们所卖的布能“庄严”人身,所卖的杂货如“宝藏”般利益世人;能如此,自然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三、取容易记的名字:有一个信徒喜获三胞胎,要我命名,因为三个都是女儿,我就为她们命名为“妙一”、“妙二”、“妙三”,既容易记,又有顺序,不容易搞错。
四、取容易写的名字:有一次,我在江苏无锡见到当地的一个领导干部,名叫“丁卜人”,因为名字只有六画,很容易写,给人印象深刻。我为人取名也是秉此原则,我想到有一些人姓萧、姓董、姓酆、姓魏,光是一个姓就那么难写,如果名字笔画再多一点,一个小孩子才进了小学,每天光是练习写自己的名字就是一件苦差事,哪里还会欢喜上学呢?所以多年前我的侄子李春富喜获麟儿,我就帮他取名“李木子”。另外,首创“公办民营”小学先例的“拔雅小学”,佛光山接办后我将他改名为“人文国小”,原因也是感于小学生尚在习字阶段,校名笔画不宜太多,最好简单易写,比较适合儿童学习。
五、取容易懂的名字:佛光山初创时,曾想过各种象征意义的名字,后来以“佛光”为名,因为容易懂。乃至“普门寺”、“普门中学”,取意“普门大开”;“惠中寺”缘于坐落在台中惠中路,都很容易懂。甚至大陆苏州的“嘉应会馆”,原为清朝嘉庆年间客家人的会馆,现由佛光山接办,因为已有悠久的历史,也很好懂,所以我就保留原名。
现在佛光山在各地建寺,都附设有“滴水书坊”,供大众看书阅报。后来又发展出滴水食坊、滴水画坊、滴水花坊等;不管什么坊,如果社会大众懂得“滴水之恩,涌泉以报”,这就是我取名的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