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注”此当是天宝十载奏赋后作,故有求颜阖、厌祢衡之句。梁氏编在十一载为是。谏议大夫,起于后汉。韦彪疏曰:谏议之职,应用公直之士。是也。《续通典》:武后龙朔二年改为正谏大夫,开元以来仍复,凡四人,属门下省。
谏官非不达①,诗义早知名②。破的由来事③,先锋孰敢争④。思飘云物外⑤,律中鬼神惊⑥。毫髮无遗憾,波澜独老成⑦。(此赞郑诗才。诗义知名,乃通节之纲。破的,如射之中。先锋,如战之勇。云物外,言思穷高远。鬼神惊,言巧夺化工。洙曰:曲尽物理,故无遗憾,才气浩瀚,故有波澜。)①首言谏官虽达,其知名实以诗重耳。谏官二字,写萧望之疏。唐太宗诏:“每宰相入内,平章大计,必使谏官随人,与闻政事。”
②《诗序》:“诗有六义。”庾信《枯树赋》:“海内知名。”
③《世说》:王长史曰:“我往辄破的胜我。”庾翼谓谢尚曰:“卿若破的,当以鼓吹相赏。”《易传》:“其所由来者渐矣。”谢灵运诗:“由来事不同。”
④《蜀志》:曹公使关羽为先锋。《史记?张良传》:“慎毋与楚争锋。”
⑤《左传》:“必书云物。”
⑥王褒《四子讲德论》:“转运中律。”《诗序》:“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⑦鲍照诗:“毫髮一为瑕。”《文赋》:“恒遗恨以终篇。”《尔雅》:“大波为澜,小波为沦。”鹤曰:陆机《文赋》:“或沿波而讨源,或龙见而鸟澜。”波澜二字本此。又诗:“翻覆若波澜。”曹植《魏武帝诔》:“谋过老成。”毫髮无憾,谓字句斟酌;波澜老成,谓通篇结构,包大小而言。
野人宁得所①,天意薄浮生②。多病休儒服③,冥搜信客旌④。筑居仙缥缈⑤,旅食岁峥嵘⑥。使者求颜阖⑦,诸公厌祢衡⑧。(此自叙沦落。野人失所,因浮生命薄也。下六,皆失所之状。不修儒服,而但任客旌,则行踪难定矣。卜居无地,而旅食多年,则谋生不给矣。求贤有诏,而当事忌才,则抱志莫伸矣。“鹤注”使者二句,指召试不遇言。)①《说苑》:“苟可而行,谓之野人。”《汉?主父偃传》:“彼人人喜得所。”
②《息夫躬传》:“民心悦而天意得矣。”《庄子》:“其生也若浮。”
③庾信诗,“茂陵忽多病。”《庄子》:鲁少儒,哀公曰:“举国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