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过两天给你们拿来一个小火炉,你们也备点柴火,到时候煮点面条,煮点粥挺好的,而且我也去山上打猎了,会多备一些肉食,你们补补,到了冬天我就不咋好出门了。”
“行啊,怀清丫头你想的周到,我们也没什么缺的,就少过来吧。”
周怀清和他们聊了几句,就赶紧回了家,这秋收过后天气越来越冷,他把父母在的时候做的棉被,到时候都搬给老人家,她哪天也要去县里,买一些布,做几个被单,chuáng单的,好把被子套起来了。
第二天,她先去了李常山的家。
“李叔,那几个人知青什么来路?”
“咋啦?他们欺负你了?”李常山还真不信这个小丫头能被欺负。
“那倒不是,这不是马上快到冬天了嘛,我一个人的不得提前把柴火预备足,我上山的时候看到一男一女,知道叫什么风哥,一个叫月儿的。”
“知青里是有个叫常风,还有个叫宁月,我估计你说的是他们,他们怎么了?”
“那倒没什么,两个人在互诉衷肠,估计两个人是情侣吧。”李常山点点头,只要别太过分,他也不会管。
“还有三个人,今天拦住了我,一个叫李志的说买我的柴,我没卖,他就说让我好看,我就是比较好奇他什么来历。”
李常山沉默了一下。
“这几个知青据说有背景,是京里过来的,不过也是为了躲避什么,才来到这里当知青的,你还是小心些。”
“行,只要知道个大概就行,再说了,他们本来就是为了躲避什么才来的,那就不怕,他们既然有所顾忌,行事就会收敛一些。”
“你心里有数就行。”
“叔,能帮我开个介绍信吗,我去县城买点东西。”
“行,我给你开,你去吧。”
开好了介绍信,周怀清就去了县城,去了供销社,挑了一些布,把积攒的布票都用了。
然后去了老爷子的家,给他预备了不少东西,她不一定什么时候能来,先备着吧,又得了不少的首饰,才回了家。
院子里的菜都收了,一片光秃秃的好凄凉,趁着太阳正好,周怀清把柴火晒了晒,然后又放进了柴房,这些柴不够,看来还的去弄一些。
第二天刚准备上山的周怀清,听到喇叭通知一家派个代表去开会。
估计是村支书定下来了。
周怀清赶去了大队部,果然是通知这件事,最后当选的是周家本家的亲戚,周大海。
例行的通知,jiāo接,一系列的工作完成之后,大家才能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