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总觉得,自己这小儿子,似乎有什么地方不一样了。
………………
吃完饭,齐爱芬闲不住下地去了。
家里那些秧苗往下种,听说请了人,她赶紧要去帮忙,江洲说什么都拦不下。
团团圆圆吃饱了就午睡。
江昊鸣也去上了学。
江福国搬了一张椅子,坐在院子里,瞧着陆陆续续来家里送黄鳝的村子里人,只觉得脸上倍儿有面儿!
以前大家伙见到自己,谁不故意提一嘴儿他那不争气的小儿子?
再要么就是告状。
这一次好了。
家家户户都在田里抓黄鳝,上门赶着卖给江洲呢!
瞧见自己,客客气气的招呼一声。
江福国心里那叫一个畅快!
下午一点多的时候,江洲和江明出门收黄鳝去了。
两辆驴车,全都出门,在附近各个村子转悠。
六毛钱一斤,驴车前面挂了个铃铛,叮叮当当一响,附近几个村子的人就知道,江洲江明两兄弟来收黄鳝了。
每天收的黄鳝,斤数不确定。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兄弟每天收的黄鳝也越来越少了。
毕竟村子就那么几个。
天天淘泥洞,总有把黄鳝掏光的时候。
七天后,下了一场大雨。
里七村和附近几个村庄都是在山坳里。
这场雨下了三天。
江明江洲两兄弟也休息了三天。
这日下午,天刚刚放晴一会儿,天边还厚厚的一层乌云压着呢,江明就皱着眉,霍的站了起来。
“我去上湾村看看,马上就回来!”
三天没出门收黄鳝。
江明心里着急的不行。
尤其是这七天以来,收的黄鳝越来越少,他急得嘴里起了一嘴的泡。
江明性子就是踏踏实实的庄稼汉。
又闷又急。
没等江洲开口,他就已经赶着驴车出去了。
江洲:“……”
这次,估计江明得受挫。
实际上。
江洲心里早有准备。
一旦春季过去,夏天雨水多起来,这黄鳝就不好抓了。
而且,不仅仅是天气问题,更多的,是人。
这年头。
家家户户都穷。
分田到户之后,意味着挣的钱,种的地,都归自己了。
谁不铆足劲儿想挣钱?
之前是没门路,也不敢,毕竟刚开始步入市场经济,那投机倒把的罪名还压着呢!
谁敢吃第一只螃蟹?
结果。
江洲出来了。
这以前整个村子里公认的穷小子,小二混子,开始带头在村子里倒买倒卖黄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