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国粹 > 混乱年代_第114章 第一百一十四章乱局(...

混乱年代_第114章 第一百一十四章乱局(...

正以为如此,孙文那边的陈炯明才利用这个机会炮轰孙文的临时总统府,使孙文被迫在蒋志清的护送下逃到上海。可以说,吴景镰一招法统重光,使南方革命党分裂,赶走了徐世昌,让黎黄陂过度一下后,为曹锟当大总统铺路。

吴景镰之所以如此卖力的帮曹锟,是其在口头上得到了曹锟的承诺,只要曹锟当上大总统,那么内阁就是吴景镰的,这样两派才同流合污走到一起了。

当下,黎黄陂回到京城担任大总统已经超过了半年,虽然没有什么作为,可是徐世昌时代被通缉的孙文等全部被赦免,也是从一个侧面保留了南方革命的火种。可是黎黄陂这次复出却不想再像上次那样当一个傀儡,在许多方面并不与直系的曹锟配合,最关键的是,如果让“好人”王宠惠等人把位置坐稳了,曹锟想当总统的愿望,吴景镰想当总理的愿望就遥遥无期了,所以,他们必须搞事。

11月18日晚,吴景濂、张伯烈,来到东厂胡同黎宅,称有机密大事要面见总统,黎黄陂屏退左右后,二人向黎元洪递交了一份公函,主要内容是财政总长罗文干擅自签订奥国借款展期合同,使民国财政损失达5000万元。

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实际上是一桩陈年的旧账,当下到期后,民国又无力偿还,于是,双方协议展期,而罗文干作为财政总长,签署的就是这个展期的合同。原来的借款是民国初年,袁世凯当政时与奥国银行团签订的借款合同,总额475万英镑,后来因为无力偿还,加之一战爆发,这合约暂缓执行。

一战后,原来的奥匈帝国已经不复存在了,可是这银行团却还在,而且,这银行团其实也是在欧洲转发的国债,持有人可不是奥国人,大部分是英国人、法国人、意大利人,现在债券到期了,债权人自然要追债。

罗文干担任财政总长后,京城里的政权财政极其困难,为了缓解财政问题,就提出了增加关税,可那个时候的海关税收可不是在民国手里,而是早就让满清抵押给了英国等欧洲列强了,现在要增加关税,就得与控制海关的列强商议。

欧洲列强趁机就提出了奥国债券问题,按理说,奥国是一战战败国,根本就无权追讨这笔压根说不清楚的陈年旧账。可债券持有人却不是奥国的,这就引起了连锁反应。控制海关的英方表示,关税可以增加,但到期的奥国债券必须展期,或者是以新抵旧,以新发债券的形式抵扣原来的旧账,来并且把原来的利息也变成本金一起算进发新的债券里,否则,他们就不同意增加海关关税。

罗文干为挽回民国的国际信用,同时也是为了缓和财政上的困窘,于是签订了奥国借款展期合同,承诺换发新票债,本息合计517万英镑。

事情至此,吴景镰等人摇晃起三寸不烂之舌,找到了黎黄陂,力陈罗文干三大罪状,其一,奥国借款经巴黎和会决定,已作为赔偿战胜国之一的中华民国的一种票债,无须再签订新约换发新债;其二,罗文干吃回扣,有三张支票为证;其三,签订新约事先未提交国务会议讨论,亦没有请示大总统,在程序不合法。

最后,吴张二人要求黎黄陂下令立即逮捕罗文干,以免其听到风声逃跑。

黎黄陂经不住吴张二人的催促,当场拿起电话打给步军统领聂宪藩、京师警察总监薛之珩,当晚就派军警去逮捕了罗文干,使得罗文干第一次入狱。

由于罗文干被逮捕,整个内阁不干了,王宠惠带着阁员找到黎黄陂,一通释法,说得黎黄陂哑口无言。要知道,好人内阁的王宠惠本身就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法学家,是华人在海牙法庭担任法官的第一人。而吴景镰这边的张伯烈也是留学日本的法学家,双方都用现代法律忽悠黎黄陂,把个黎黄陂弄得一个脑袋三个大。

“你们今天这样,明天那样,把我这个总统当成什么人!”黎黄陂火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