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余乐做了不同的选择。
第一轮, 他做出了和预赛时候一样的选择,选择了梯形桥, 完成一个270°的麻花上下桥,中间还有个半成品的【大灾难】。
这已经是一个很高级的技巧了, 余乐做的也很顺,每次在比赛里做, 都能够成功。
但做的太多了,反而不敢做了。
余乐可没忘记, 自己参加比赛的其中一个目的, 就是刷新“难度储备”。
他总是去滑同样的道具, 会给裁判留下,他只能够做这一个技巧的印象。分数只会越来越低。
预赛的时候,他在梯形桥拿到了8.5分,决赛上一轮他在细节上处理的更好了,但裁判依旧只给了他8.5分。这一轮如果还要做同样的选择,估计裁判打分会低于8.5分。
对于想要放手一搏的余乐而言,他当然不愿意拿低分,所以他只能去选择别的道具。
这一次,余乐看向的是平桥。
平桥其实是一个更多被选手选择的道具,简单的道具更容易做技巧,450°的上下桥更多时候都是在平桥上完成,因而从出发点通往平桥的雪面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痕迹。
滑雪板碾过雪面,即便是松软的雪也被踩踏的平实,从脚底下传来碾压过细小颗粒的触感,有些微微地颠簸。
余乐无瑕顾忌脚下,只是分出一点点的注意力在速度上,其余所有的jīng力都落在前方,那座平桥。
对准。
笔直滑过去。
脚下细微地扭动,校正再校正。
到了面前!
往上猛地一跳。
倒滑。
正面上桥。
旋转270°。
余乐的450°稳定性还不够,他确实要放手一搏,但450°大概率会让他放手一摔。
太容易失败的动作,还没到拿出来的时候。
或许就是这270°的上桥技巧,区别出了他和超一流选手的实力差距吧。
但余乐也有自己弥补分数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