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身后,跟着白一鸣等人,其实在赛前最需要熟悉赛道的只有坡面障碍技巧和障碍追逐这两个项目,其他项目场地都是永恒不变,选手唯一需要适应的就是雪面的变化。
余乐今天任务重,时间紧,他不仅仅需要尽快摸清楚这个赛道的道具布局,还必须要重新适应国内的雪。
所以当余乐踩着滑雪板从坡上往下一滑,就知道明天的比赛压力大了。
脚感简直太不同了!!
奥国的雪偏松软,摩擦力要大一点,国内的雪不仅硬,雪坡还压的特别紧,滑起来硬邦邦的,不是说哪个雪更好滑,而是需要足够的时间去适应。
他不是第一个下去,最先滑下去的是女队的队员,谭婷刚刚滑下去,滑的又慢又小心,有时候就横在坡上观察道具,远没有当初在奥国训练场的从容。
白一鸣说:“赛道有变化,道具都换新了。”
余乐说:“变简单变难了?”
“难度应该有些升级,对了那个道具你见过没?”白一鸣指着一个地方,余乐却看不清楚,最后他们gān脆直接滑下去,来到了白一鸣特意指出的道具前。
余乐的视线第一时间就落在了这个位于两截平桥中间,距离地面只有20公分的矮箱子。
在坡面障碍技巧里,一旦用“箱子”来称呼某给道具,通常都代表这个道具是木质的,以及比较宽。
孙毅在身后开口:“简单,呲箱子。”
余乐扬眉。
呃,他果然知识量还是太少。
孙毅抬手比划:“两截断桥,理想状态最好有上下桥的技巧,中间的箱子用来制造落差,以及制造声响,呲箱子其实挺慡的。”
这么一说,余乐就懂了。
也就是说这个道具,被刻意制造成了三节,qiáng制性要求选手必须反复进行落下跳起的动作,而且看距离间隔这么短,就需要起落间的间隔很短,正是这个道具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