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明殿外,跪了一地的朝中大臣,殿中,彭范两位大臣还在极力劝说:“陛下息怒,切不可再大动gān戈了,若是再罚下去,只怕真会惹得朝臣非议了。”
淑妃之事一下旨,不止宫中传遍,连宫外都传遍了,议论纷纷,今日上朝,大臣们便请旨立后,甚至说出了过继宗室子的话来,惹得天子大怒,文臣御史向来头铁,陛下越恼,他们越是坚决的细数起陛下在位的不是。
不立中宫后位,后宫至今无一子嗣。这每一条都能叫他们恨不得说上三日三夜的不是来。
两位太傅自是不赞成过继宗室子的,只要如今后宫中有了皇子皇女,朝中过继的声音自是停下。在两位太傅看来,陛下处置淑、贤等后妃还是早了些,不如等中宫入宫再行处置,由中宫处置嫔妃,中宫便自然在宫中站稳了。
如此徐徐图之,总是比这般大刀阔斧更好,朝臣们也不会同时请旨陛下立后,他们也能更大的挑选一番。如今外边朝臣相bī,总是会再上表谏言,尤其那御史一脉,早就对陛下不立中宫之事百般挑剔。何况后宫接连数位嫔妃出事,却无子嗣诞下,御史自是会抓住这点。
闻衍不悦的坐在御案后,脸沉若墨,几乎咬牙蹦出话来:“息怒,朕要如何息怒!他们到现在还跪在外边威胁朕呢,简直是岂有此理!朕若是不做出决断来,他们是不是还要以死明志,朕倒是想看看,他们是要如何以表忠心的!”
两位太傅脸色一变:“陛下!”
闻衍抬了抬手。他登基十载,诛杀数位兄弟,朝臣无一敢质疑,倒是这几年他好说话了,这些朝臣便以为他熄了脾性,以为当真能威胁到他头上来了。身为天子,一语乾坤,又岂能容忍有人威胁到他头上。
该何时立后,挑选何人为何,闻衍心中自有筹谋计算,容不得他人指点妄言。
外边,声嘶力竭的声音传了进来:“陛下!老臣为官三十年,今日不得不说一句,先帝啊,你看看吧,自你走后,这大越已经…”
外边的声音被些微动静打乱,殿中,闻衍脸色彻底沉下来。
彭范两位太傅一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里来。好大的胆子,先帝与陛下这对父子关系可谓是势同水火,多年来无人敢提,他们刚开了个头,下意识想求情说话,殿中重重的脚步声传了来,两位太傅顺着看过去,只见是御前大总管杨培一脸喜色的走了进来。
杨培一路行到御前跪下,嘴角还在颤着:“陛下,后宫来报,缀霞宫的钟小主有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