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珩当然知道自己的外形更适合男一男二,只是那样的角色他曾经饰演过,而且台词也差不多,没什么挑战性。
“我想演的角色是和生活中的我反差大的,太贴合了很难磨炼演技,导演您说是吧?”
导演终于笑了,嘲讽了一句:“你还挺有志气的,想法是没错,但大多数演员并不是为角色而生的,拍一部作品更重要的是团结合作,每个人如果从外形到性格都能贴合角色,那这部戏就赢了一半了,让你演瞎老三,观众一看到你这张脸就出戏了,剧情还怎么进展下去?”
“所以,我得付出金钱的代价来换取高挑战的角色啊,这笔买卖怎么算也是我吃亏才是。”
张文亮才不管秦珩贴不贴合角色,一个男三而已,大不了他们后期剪掉一些不太能看的内容,想必秦珩也不会太在意,他就不信谁会真愿意扮丑,估计就是大少爷没试过这样的角色想尝鲜而已。
“那要不……我们现在来一段?”张文亮提议说。
他把剧本带来了,编剧迅速找出几场瞎老三的戏份,特意挑了简单的,两位导演无奈地点点头,等着秦珩发挥。
秦珩唯一的一部作品还没上映,大家都不知道他的演技如何,但一个没专业学过表演的新人,他们是无论如何给不了信任的。
秦珩看了几遍剧情,这一段写的是瞎老三在繁闹的大街上拉二胡卖艺,一曲拉完,他拉长耳朵听有没有人给他打赏,他的面前放着一块缺了口的瓷碗,如果有铜板丢进去就会发出声响,他靠这个声音来判断有没有收入。
但总有调皮的孩子故意往他往里丢硬物,瞎老三一开始总上当,后来听得多的就能清楚地辨别丢进他碗里的是什么了。
这一段戏没有台词,瞎老三拉完二胡后,听到碗里有声音,迫不及待地将碗抱在怀里,摸索着将铜板拿出来塞进怀里,仔仔细细地摸了几遍才放心,露出了一个满足而欣慰的笑容。
这是一个非常市井的人物,是秦珩两辈子都不可能亲身去经历的小人物,短短的几行字他足足看了十几分钟。
“准备好了吗?”导演不耐烦地问。
秦珩将自己的疑惑说出来,“这里所说的满足而欣慰的笑容,满足我能理解,因为赚到钱了,为什么会欣慰呢?还是说只是个不重要的形容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