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谈定之后,今年种药材的收益也就出来了:一百亩的益母草,总共收获十九万出头,真的把邓晋生夫妻给惊呆了。
八十年代中期的十九万是个啥概念,那是邓晋生和许慧丽两个人几十年的工资加在一起才行,他们不由替邓琳琅担心:“这么些钱,万一让人知道了咋办?”
邓琳琅太理解他们的想法了:“如果不让人知道,才叫不知道咋办呢。这几天村民们都上门打听我赚了多少钱,不就是算算种粮食和中药,哪一样更赚钱吗?”
邓晋生担心的却是:“那地你包的是别人的,要是人家一听赚这么些钱,想把地都收回去,咋整?”
对此邓琳琅并不担心,她一开始与人签包地合同的时候,就已经想到肯定会有人后悔,所以有一条是悔约的人,得按当年土地收益的十倍付违约金。
加之现在的人良心底线还是很高的,来找邓琳琅想悔约的只有一两户,听说如此高的违约金,直接吓走了一户,另一户则跑到公社告状。
-完-
第101章
◎qiáng硬◎
有人会告状,同样在邓琳琅预料之中——几十年后上访事件仍层出不穷,其中的确有受到不公待遇的,但也不得不承认另有当事人太过偏执,因为自己私利得不到满足,便认为自己受到不公平待遇的。
对于这样的人,邓琳琅觉得应该从一开始就别让谁闹谁有理形成风气,万事都以事实说话来的好。
她带着自己与大家签订的合同到了公社,也把自己种中药获利后的支出明细同样带了过去。帐本上资金往来记录的很清楚,去年的收益除了一小部分补贴福利院外,都用来建老教授要求的实验室了。
别说实验室还没有建成,可是材料费、试验器材费、人员安家补助费,一项一项都得提前付款才能到位。而且这些支出不是一笔就一劳永逸:实验器材要不时更新,人员的工资同样要每月都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