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是社会经验太少,经过这次教训之后,该知道话不能说得太满。
邓琳琅觉得,曾研究员是个有分寸的人,否则那些人早自己找上邓林胜,而不是通过曾研究员向他表达买米意向了。
所以邓琳琅跟最开始向石爱党提供大米一样,决定赌一把,即帮了邓林胜,也让自己的业务拓展空间——系统任务在积分突破三万大关之后,只增加了百分之一的进度,证明她的猜想是正确的。
那就是表面上要求她悠闲养老的系统任务,实际上是要求她带动着周边人一起提高生活水平,可能是怕她一支独秀引发别人的红眼病,天天找她麻烦不利于悠闲养老?
既然要带到身边的人提高生活水平,对邓琳琅全心爱护的邓家人也应该享受到这份福利,就从邓林胜身上试试水吧。
想到此,邓琳琅坏心眼的在信里问邓林胜,如果他把大米提供给别人,算不算另一种类型的涉足黑市呢?当然信里不可能这么直白,防的是别有用心的人看到后,给邓林胜带来麻烦。
她在信里告诉邓林胜,自己会想办法把他需要的东西捎到平山,如果以后邓林胜还有需要的话,她还会支持他,把体贴妹妹形象竖立的深入人心。
偏第二天是跟李雪梅约好收各生产队手工的时间,邓琳琅要跟她一起检查质量,不能马上到县城寄信,只好请许大富帮忙到大队部,先把信给邓林胜寄出去以安其心。
这一次各生产队缝鞋垫、织手套的量大,要jiāo手工的妇女组长一般都带着一两个帮手,个个一脸喜气走的足下生风,比初二回娘家还急切,都希望自己生产队能头一个被检查。
可惜李雪梅又是早早来到邓琳琅家,跟在她身后的是三队张红云。两人一进门就招呼邓琳琅,先把她们生产队的检查完,又问能再领多少碎布头和棉线。
有李雪梅盯着,三队这次jiāo上来的鞋垫与手套全部合格,张红云脸上的笑容收也收不住:“那我们啥时候能领到加工费?一会儿能领多少布头和绵线回去?”
加工费肯定得所有手工都收齐、邓琳琅她们去县城jiāo了货之后才能拿到手,布头和棉线倒是现在就可以发给她。邓琳琅与李雪梅商量了一下,决定每个生产队先发一百五十斤碎布头、一百斤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