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坐在篓子里的二妮:好吧,她小,除了叫娘啥事儿也记不住。
现在邓琳琅都不好意思说自己进县城一次不容易,所以要把该见的人都见一遍了。可盖房子的欠帐摆在那里,不借着邓林胜来看她,家里给了补贴的名头把欠帐还上,又不是邓琳琅的性格。
加之天气越来越冷,来回近六十多里的路程确实让人肝颤,邓琳琅这一次准备来把大的:她早注意日杂店旁边的一个小胡同平时不大走人,是个暂时藏东西的好地方,鼓捣出一百斤大米和一匹蓝布、一匹黑布,扣到两个看起来脏兮兮的破筐里,背着二妮就去找李卫东。
乍见邓琳琅上门,李卫东有些诧异她这个时间来找自己,却还是跟着邓琳琅来到了胡同,看到了更让他诧异的东西,指着邓琳琅好一会儿才说:“你就把东西这么……”
邓琳琅看着被掀起的两个破筐:“要不是走路倒霉踢到,你会掀起来看这筐底下是啥?”
当然不会。
李卫东觉得自己还是应该佩服邓琳琅有胆量而不是她的机智:“你都想咋换?”
“大米一块二,布五十。”邓琳琅被风飕的直打摆子,庆幸自己刚才把二妮留在日杂店,搓着手告诉李卫东价格。
李卫东有些为难的说:“黑市上大米才一块三。布不要票的话倒是不贵。”临近年关,布在黑市上能卖到一块一、二一尺。
“大米跟杨姐家吃的一样,你说值不值一块二?”被冻得够呛,邓琳琅觉得李卫东现在跟自己讲价钱简直好笑,语气里带出不耐烦。
李卫东愣了一下,自嘲的笑了:“行,就按你说的价钱。可就把东西放在这儿肯定不行,你还得看一会儿,我去找人拉东西。”说完李卫东才想明白,自己奇怪的感觉是哪儿来的——他都得找人来拉东西,邓琳琅是咋把这么些东西弄过来的。
她还带着个孩子。
为了钱,邓琳琅不得不在胡同里又等了半个多小时,才回到日杂店接二妮。叫小李的营业员一见邓琳琅跟看到救星一样:“同志你可算回来了,这孩子问啥也不说,给啥也不吃。非得站在门边上,我都怕把她冻病了。”
二妮正在用湿潞潞的黑眼睛看邓琳琅,嘴里不停叫着“娘”,两个小胳膊呼扇的跟小燕子一样。
邓琳琅向小李道过谢,应了二妮两声,觉得自己身上暖和了一点才把她抱起来。小李也从震惊中缓过神来:“同志,这是你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