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想杀猴子没那么容易。
石仲魁把显露出来的莲台收回空间农场里,对着老君道,“师伯祖,弟子自己先去想想办法,若是实在没结果,还请您帮弟子向圣人说说好话。”
老君见他这次居然如此明事理,又生怕石仲魁反悔而缠着自己不放。
忙点头道,“放心,必要时,老道自然会帮你。”
石仲魁白了老君一眼,不过老头一口答应,也没因为给他添麻烦而训斥自己,也让石仲魁明白自己在老头心里确实很重要。
正想告别,老君忽然想到什么的说道,“既然取经之事已经过去,那宝莲灯还是尽早还给杨家那姑娘。
而且,你之前答应的事,也别拖久了,免得得罪杨戬和他师父玉鼎。”
石仲魁想了想,点头答应,杨戬还好说,玉鼎真人在封神之战时,可是个老阴币。
而且明明会八九玄功,但在封神之战中却低调的让人觉得他没本事。
这种人比自己师父太乙真人更阴险,交好还来不及,石仲魁哪里会得罪他。
第462章 愿者上钩
辞别太上老君后,石仲魁很是听劝的去了灌江口找杨戬归还宝莲灯。
却不想这家伙居然没收,而是笑着让石仲魁自己去华山亲手交给杨婵。
石仲魁倒是从太乙真人嘴里听到了对杨婵的评价,自然也愿意亲眼看看三圣母长得到底有多美。
若是顺利的话,基本上等于定下了这门亲事。
不对,这门婚事从自己接过杨戬送来的宝莲灯时,其实就已经定下了。
杨戬这才敢让自己去见杨婵。
而且别看杨婵是女仙,但不管是人间还是天庭上,还是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一套。
可以说,有玉帝王母和杨戬认可,基本上没人能反对。
加上杨婵的亲娘云华仙子这么多天都没传出反对的消息,婚事等于定下了。
而且石仲魁的阐教三代亲传弟子的身份,也足以配得上杨戬的妹子。
更别说石仲魁在人教和阐教中受重视的程度,不仅远比杨戬高,就连杨戬的师父玉鼎真人,都只是被元始天尊重视,而得不到太清圣人的看重。
甚至从石仲魁去了八景宫,单独听太清圣人讲道后,整个玄门内就没一个三代弟子比得上他。
而这也从某种意义上坐实了石仲魁享受人教、阐教二代弟子的待遇。
但凡脑子清醒点,杨戬和杨婵母亲云华仙子只会高兴,巴不得婚事赶快举办。
当然,若是杨婵有了意中人,那就另说。
石仲魁可不会强逼对方嫁给自己,这毕竟是娶老婆,又涉及到自己今后无数年里,后院是否能安稳的大事。
至于爱情这东西,若是现代社会,还会先谈恋爱再结婚。
可在古代,绝大部分女性不管是凡人还是仙子,都是先婚假再说爱情的事。
以石仲魁偏向现代人的思维,只需一定程度上的尊重妻子,又时不时说些情话,做些体贴的事,足以把媳妇哄的欣喜不已。
加上自己长的又足够英俊,本事也不差,实力更是比杨戬都要强了,没哪个女人婚后会对他生出厌恶感。
石仲魁收回宝莲灯,对着杨戬点头,算是正式答应了这婚事。
杨戬顿时大喜,毫不犹豫就爆料道,“贤弟,我那妹子最喜……”
石仲魁不等杨戬说完,忙打断道,“等等。”
杨戬诧异的看着石仲魁,就见他笑着道,“多谢兄长好意,但小弟若是听了兄长提醒再接触杨姑娘,未免显得过于功利,也显得看轻杨家妹子。”
石仲魁敢如此做,那就是按照杨婵和那刘彦昌的传说来看,这姑娘应该不难追。
最重要的是,石仲魁可是红楼世界的六元及第者,虽说他并不是真的喜爱学问,但这不妨碍石仲魁也算是饱读诗书之人。
不管是学问和见识,还有风度,绝对比刘彦昌这个落第书生强。
更别说杨婵之前就有了心里准备,石仲魁都不需要刻意讨好,只需表现出彬彬有礼、饱读诗书的样子,足以让杨婵心生好感。
一旦有了好感,以古代女性的思维,基本上这事就成了9成。
拒绝杨戬的内应行为,也能获得杨戬的更多的好感,并且这事若是万一传到玉鼎真人和云华仙子耳中,绝对是加分项。
若是杨婵又从亲娘云华仙子哪里得知还有这事,那杨婵的整颗心都会挂在石仲魁身上。
杨戬果然如石仲魁料想的一样,拉着石仲魁的手腕哈哈大笑道,“为兄果然没看错,贤弟真乃正人君子。为兄和母亲也不用担心妹子受苦了。”
石仲魁可不认为杨戬真那么好忽悠,但不管自己是真心,还是另有算计,至少刚才的表现,足以体现石仲魁对杨婵的重视。
杨戬自然放心下来。
古代婚配和婚姻生活,仅仅只是体现出对女方的重视,在世人眼里就已经是良配了。
就像石仲魁摆正宝钗和迎春的大房、二房地位,并且给与她们相应的权利,那就是好丈夫。
有了这个前提,但凡丈夫不是暴躁之人,夫妻之间的关系,肯定能和谐美满。
告别一路相送了百里的杨戬和梅山六兄弟,石仲魁架起云彩便往华山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