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荫小道,一位身穿黑衣的男子正缓缓而行,发髻束扎在背后,眉目英气。待走至城墙之下,微微抬首,望着眼前数十丈之高的城墙,目光深深,城门守卫已是纷纷跪首,囔声回应,道“见过侯爷,见过小侯爷”
黑衣男子正是前不久北回的关内侯胡霸先。
并未理会周遭的一切,胡霸先怔怔片刻,而后,牵着身旁一稚嫩小童的手,踏步登上了城楼。
秋末的风已是冷冽冰凉,尤其是在长安城的高楼之上,越发的烈烈作响,风扬起胡霸先的发丝,缥缈纷纷。胡霸先眺望远方尽头,大好年华,豪情万丈,此时此刻,他内心却是无比的阴霾愤怒。
那日朝野,他多希望唐启天能收回成命,让他继续带兵深入匈奴之境,只要三个月,他便可踏平整个匈奴之境,为三百年来的大唐首次扩大疆土,耀武扬威。可惜唐启天没有答应,而是选择和匈奴友邦,他心有不甘,满腔怒火。
“楚儿,你看这长安城,多繁华热闹啊”胡霸先失声喃喃。
“父亲,再热闹,也比不上大漠的高歌荒凉”小孩名为胡墨楚,乃是胡霸先的独子。
“那里怎比得上这里,荒无人烟之地,都是黄沙狂风”胡霸先嗤笑。
见父亲这番模样,胡墨楚并未再次说话,登高而行,自己自顾向着炮台爬了上去,站得高看得越远。
远方,有一个身穿红色衣裳棉袄的小姑娘正和一群宫女跳着皮筋,活蹦乱跳,好不可爱。
胡墨楚看的十分认真,可是却看不清那小姑娘的脸蛋。
“若有一日,我独霸长安……”没有说出口话语,被风吹散在空中。
一一一一
最近整个长安城都显得格外的繁忙喜庆,再过不久便是冬至,除去这一个小节气之外,更为隆重的便是唐皇的寿辰,乃是普天同庆的大喜日子,怠慢不得。
是以整个帝都都热热闹闹,大肆宣扬,百姓无不提前结彩张罗,整个长安,越发的繁华。
当朝宰相白凌霄,更是亲自亲为,为了此次唐皇的寿辰忙里忙外,主张着所有的一切,一人之下万人之下的白凌霄都如此作为,更别说其他百官了。总之对于这次唐皇的寿辰,所有人都看得极为注重,除去依旧还在睡着大觉的唐七七。
有人推门而入,乃是一个白衣白头的老者,面容红润,气色照人,一派仙风道骨。
“七七,别装睡了,啥时候和我去重华宫啊,我和你说,那里真比这里好玩的多了”老者慈眉善目,此时嬉笑着向着屋内喊道。
屋内,唐七七顺势来了个鲤鱼打挺,翻身而起,有些无语惆怅而言,道“师父,不是我不想去啊,你和我念叨这么久,我也想,可是父皇不答应啊,他让我拜你为师已经是做了很大的决定了”
“哼,你父皇根本就是个大言不惭的混小子,当年他来我重华宫可没少给师父端茶倒水,如今当了皇上,也神气不到哪去”老者吹胡子瞪眼,脸色自傲。
老者名为狐离卿,乃是仙居重华宫的宫主,江湖地位显赫,隐世名门。
“师父你别气郁,等这次父皇生辰后,我就和他好好说说,实在不行,我再拉上清婉娘娘,这次随师父去蜀地重华瞧瞧”唐七七很喜欢父皇给自己找的这个师父,总觉得天生就很亲切。
“此话当真?”老者挤眉弄眼说道。
“当然,我可不会骗师父”
“哈哈哈哈,如此甚好,可惜啊,乔夏那小子被你父皇派遣去了漠北,不然以为师这会的心情,可得拉上他好好痛饮几番”狐离卿抚须大笑。
“听大学士说是匈奴似乎蠢蠢欲动,有所图谋,所以父皇让乔叔叔去镇守,免得出了什么意外吧”唐七七歪着头,俏皮说道。
“我管那些干啥,天塌下来都不关我的事,不过乔夏这小子虽然喝酒不行,领兵打仗的本事倒勉强可以”狐离卿点了点头说道。
勉强可以?乔夏乃是大唐一品大将,被唐皇册封为镇国大将军,风云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
唐七七有些无奈的撇了撇狐离卿,对于这位师父,七七打心眼里就觉得这人一开始让人一看还真以为是哪里来的仙人,时间久了,才发现这位师父真的是老顽童一个,不知天高地厚。
“师父,你今年到底多大了啊,我听父皇说他小时候那会见你就和现在差不多一个样,这么多年了,还是见你没有什么改变,你真是天上仙人吗?”唐七七好奇的向着狐离卿问道。
狐离卿作势整理下自己的衣服,昂首挺胸,满是自豪的向着七七坦诚相待“当然,我乃太白金星坐下弟子太白流星,如今人间修道已有七百年”
唐七七小跑出门,她突然想起清婉娘娘前些日子有些不舒服,她得赶过去看看。至于这狐离卿的样子,她已经见过太多回了,尤其是师父醉酒之后,都要这番作势一下,太能装,太会吹了,唐七七已经对他没有任何好奇念头了。
身后,狐离卿顾影自怜,愁容满面,似乎在缅怀唐七七见到自己第一次那种不可置信和满眼崇拜的目光了。看着小跑远去的唐七七,狐离卿脸有笑容,口中有白气乍现,如蛟龙吐珠。
“流莺居于暖树,清啼声于天地,有序有章,始为大道”
曾有隐者与山水作伴,写下一篇莺啼序,为后世之人仰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