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好,科学一道果是博大jīng深!果是能富国qiáng民啊!”
参观完大纺车,又去车间参观女工做工。一群妇女从来都不会想到,她们居然能见到天子。她们激动地跪在地上,齐声大呼“万岁”,让刘勰又红了眼。
自打董谏祸国后,他便觉所有的“万岁”声都是在恭贺权臣的。而眼前的百姓却是发自内心地唤他,这太让人感动了。
他亲自弯腰搀起一个妇人,说了几句勉励的话后,便道:“听说工厂包吃包住,你们都吃得怎么样?”
他搀起的妇人叫季三娘,是厂里手脚最快的织布女工之一。因此,她也成了一车间的小组组长。能在这个时代抛开世人眼光来gān活,还能当上组成的女人可不是一般人。
毕竟,没有胆子的话,哪里敢离乡背井地出来打工?
因此,季三娘虽激动,但却不害怕。她快速地组织着语言回道:“回陛下的话……厂里一切都好,睡的chuáng都是玉贞先生让人打造的上下铺,一点用不拥*挤。下面垫了厚厚的垫子,睡得很舒服。
吃得也好。我们一日吃三餐,早上有粥,有加了jī蛋的葱花饼。每过三天,便有汤饼吃。加了肉的臊子加在汤饼里,那味道可好极了。平常的时候,两天总能吃上一回肉,鱼这些几乎天天有,小妇人来了这里都胖了。对了,先生还请了老师教我们认字……”
“什么?”
刘勰震惊地转头,望向杨瑛,“你还请人教她们认字?”
杨瑛拱手行礼,“回陛下,是的。人生明理始读书起,即便是妇人,瑛亦觉该读书认字。读书并非是要读出什么结果,读书是培养一个人眼界逻辑的,故而读些书,哪怕是gān农活也能gān得比别人好。”
这观念新鲜了。
世人只知读书能让人变得懂礼,却不知,读书还能提升效率。
杨瑛见这些人迷茫,便抿嘴笑了笑,道:“我们山门中主修科学,喜实用主义,所以即便是种田之人亦要读书。田怎么种,布怎么织,怎么提升产量便是科学一直在研究的东西。
我跟工匠这样一直在研究大型的耕地机器,若是成功,一人便可种三十亩的地。这世上,其实不需要那么多种田的人,我们的目标就是一人耕地能养活二十人,其余的人全部来做工……”
刘勰是彻底晕了。不光他晕了,他身后的那些大臣也晕了。很想找些话反驳,可实实在在的例子摆在眼前,反驳的话哪里说得出?
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得出此地百姓生活比其他地方好啊!而且还不是好了一点点!
两人脚踏的织机,斜面的织机,这些细节的改进也让人说不出话来。效率胜过一切理论,多说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