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御史不置可否。反倒问起了闲话:“郑通判,我常听说郑家是天下最著名的四大名门之一。在神州繁衍生息了两千多年。如今更是人才济济。那位传说中的jīng妙无双的妙臣明珠,与郑家是什么关系?”
郑明琅心里咯噔一下,不敢隐瞒:“明珠是我郑家的远房子弟。‘秋空明月悬,庭槐寒影疏’,他与我同为‘明’字辈的子弟。不过,他很小时候就离开神州去他乡求学。再也没有回来。”
右副都御史的脸有点讽刺也有点了然:“原来如此。好事啊。”
郑明琅搞不懂监察的意思了。
* * *
正愉园临水阁内两人对坐。郑明琅向郑家族长郑空岭谈起了右副都御史问起明珠的事。郑空岭的脸色更yīn郁了。郑明琅很好奇,他也早听说这位名贯大紫朝的天下妙臣,是神州郑氏的骄傲。郑家人却对他讳莫如深。是有什么过节?
郑明琅一直自诩为天之骄子。但每个外来人拜会郑家时都会大赞明珠是大紫庆最高山仰止的奇才。他郁结很久了。如今连京城来的副都御史都提起了他。他更好奇了。
郑空岭摇头道:“不要再提这个人,他与神州郑氏无关。”
“是。但现在各项证据都指向了郑家。张监察也是个水火不进的人。该怎么办呢?”
“这点小风làng都经不住,怎么成为一族之长呢。我郑家与天帝一同打江山以来,遭人嫉恨。这种事还少得了吗?国公爷自有主意,你就跟着张御史做跟班,看他们还能出什么幺蛾子。”
“是。那大伯,城外面的水涝灾民的事呢?”见郑空岭要走,郑明琅忙问。
“我自有安排,京城发不来赈灾钱粮我们来发。仁王的死才是头等大事。”
“多谢伯父,你果然是安排得当,侄儿失礼了。”郑明琅忙恭维了下伯父。他倒觉得城外灾民,比起已死的仁王还更紧要点。
第二日,郑明琅便知道了郑空岭如何安排了。郑家开了场宴会。邀请城里外的富户巨商来募捐钱粮。京城的粮食下不来,城内粮仓的粮食不想放。只有城内外的富户商人们还有余粮金钱。每逢灾年官府便出面呼吁富户出粮出力共度难关。郑空岭的方法也是遵循祖例吃大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