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小姐半点。”
旁边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公子嗤嗤地笑了起来。
话题已变得轻松惬意,气氛自然也就不似先前沉闷,附近的公子小姐们感受到了,渐渐地也都放松了许多。
戚长生并未觉得轻松,他只有愤怒。
抛去旧年的恩怨不论,他与这位晋安公主也没有半分交情。晋安公主既非长辈、又非挚友,这样来调侃他的婚事,实在是有些不像话了。
而且,他不相信以她多年周旋在朝堂上的智慧,会意识不到当着外人的面说那样的话有多么不妥。
堂堂公主,年纪也不小了,竟然还学小门小户的女孩子卖弄口舌那一套,呵。
晋安公主或许也察觉到了戚长生的不悦,但她不在意。
她笑了一笑,并未转移话题,却看着柳闻蝉道:“戚六郎是个靠得住的。只是你如今年轻,恐不知道婚姻之事绝非‘两情相悦’就能圆满的。戚家的门户对你而言的确太高了些,你呀,可要好好替自己筹谋,莫要被人看轻了去!”
“我怎会被人看轻?”柳闻蝉眨眨眼,一派天真:“我这么好!全京都我最好!全天下我最好!公主殿下都喜欢我,戚家人凭什么不喜欢我!”
这,晋安公主一时无言以对。
总不能当面反驳说“并不喜欢你”。
“你能这样想就太好了,”她只能笑道,“女孩子嫁人就是要有足够的底气。以后戚家若是为难你,你就进宫来告诉孤。孤是你的娘家人。”
74.公主不对劲
就,莫名其妙多了个娘家人。
晋安公主走后,不管是公子小姐们还是文人书生们,连旁边看热闹的游人们一时都有些沉默,仿佛不知道接下来该做些什么。
有个少年端起茶碗喝了一口,呸地吐了出来:“茶都凉了……喂,咱们还要论辩吗?”
“不用辩了吧?”另一人答道,“不是已经定论了?”
对哦,晋安公主已经给出了定论,这还怎么辩?现下谁再说反对的话,那就是跟晋安公主唱反调了!
“不能论辩,那咱们投壶?”少年又问。
秦四郎站起来,摇了摇头:“投壶更不好。上次梅园诗会,晋安公主投壶三发三不中,京都人人皆知。此刻她前脚刚走咱们后脚便比赛投壶,传到公主耳中,不像话。”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