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故乡明月 > 第154章

第154章

一时间,教育革新的呼声,如山崩海啸般bī着政府做出妥协。

1920年,一大批有志于改造中国、改变自己命运的姐妹们进入了大学,糜腊佳也在迟到一年后,如愿进入了她先改变自己、将来改造国民思想的上海师范专科学校。

糜腊佳已经很少穿她钟爱的旗袍了,但她坚持让如月妹妹穿着。

她认为衣服对明如月这个年龄的小姑娘来说就是一身衣服。

而对她自己来说,穿什么衣服要是表达她对社会的态度,对女权的理念,对男人的认知。

她的标准行头变成青灰色对襟衫,黑色过膝长裙,白色围巾和一年四季不变的齐耳短发。

当然,她也会经常约几个要好的姐妹在自己的小天地和冉州城里穿穿她心爱的旗袍,展示她那连自己都觉得骄傲的曼妙身材。

第23章 故乡明月(第五十四——五十九节)

——五十四——

冉州城的变化似乎有些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了。

秦家的变化一开始有些战战兢兢,可秦仲尧毕竟是极jīng明之人,而且他的慈善不是装出来的,是发自内心的。

革命成功初期,总有人想以资产的多少,把秦家归为「前朝遗老」,可在马伯韬、来辉斌和糜海仓们的帮助下,秦家也确实拿出了大笔资金支持同盟会,最终认定秦家也是支持革命的,从而躲过了被清算的命运。

此后的几年间,和儿子们一起看报纸,参加马伯韬先生组织的各种活动了解时局大势,成为秦仲尧的必修课。

特别是三子秦功璠从上海念书回来,秦家的慈善做得更有档次了。

有了革命党人的指点,秦仲尧也自觉不自觉地把发家与富民qiáng国联系在了一起。

乔家还是一如既往的低调和默默无闻。

在乔老爷心目中,种田纳粮、买卖纳税是天经地义的,他把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看得比革命和国家更重要、更现实。

乔家从来不欠官府的税银,也从来不欠帮工的工钱,邻里乡亲有喜有难总少不了他家的份子。不论听到什么事,挂在乔老爷嘴上的都是“好好好!”

胡家红茶名气已经远播到英伦三岛和法兰西、德意志,虽然改朝换代了,依然是政府有求于他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