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仲禹以建造相应吨位船舶码头的名义,安排管家阿贵带着儿子喜旺到镇江、常州、南通州去考察,并一再jiāo待回来后要确保能自行设计、指挥建造施工。
这样一来,阿贵父子就有将近一个月不在糜府。糜老先生以确保安全为由新雇请了两个新伙计:15岁的邹宝栓和12岁的邹宝柱。
按说要看家护院这哥俩是小了些,但糜老先生有自己的盘算。
一来,宝栓宝柱的父亲原来就是糜家盐道上的工头,那年没有躲过痨病走了,后来母亲带着哥俩改嫁给附近一个老实巴jiāo的杂货铺老板。
那继父本来对这小哥俩还是不错的,可自打他们娘又生下一个弟弟后,宝栓宝柱的日子就难过了。
先是哥哥宝栓辍学回家当了帮工,接着弟弟宝柱也因为调皮贪玩,总被先生告状而停了学。
从那以后,这哥俩总是隔三差五地往糜府跑,这既是当年他们爹去世时当着糜老先生的面jiāo待的,也是糜老先生答应过的。
因此,当糜仲禹和阿贵提说这事时,他们虽然心里有些不愿意,但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
二来,宝栓、宝柱是糜家上下看着长大的,小少爷传家从小就和他们一起玩,如果有必要,他们将来可以一辈子跟着传家。
而且,糜仲禹感觉到有些不想让阿贵父子知道和参与的事,由他们出面去打理可能会更妥帖些。
第二天,糜老先生把阿贵父子和宝栓宝柱兄弟叫到一起,明确了他们四个人的分工:“阿贵父子还gān以前的活计,只是以后若老爷外出办事,阿贵和宝栓都跟着,里里外外的事情阿贵多带带宝栓。
宝柱太瘦小了,你的差事就是陪着小少爷传家,除了睡觉外,念书、游玩、吃饭全部都在一起。”
回到屋里,糜仲禹又把儿媳妇陈氏和传家的亲娘章氏叫到一起叮嘱道:“从现在起,无论家里家外,宝柱和传家的衣裳、鞋袜及头发式样都要一模一样,要让外人不知道谁是传家,谁是宝柱。”
陈氏和章氏自然明白老爷的用意。
阿贵父子俩出发的日子到了,按照老爷的安排,他们从镇江乘船直接到南通考察,再回到常州、镇江学习。
为了确保他们第一站远离自己,糜老先生以到镇江办事的名义,带着宝栓和他们同乘一辆马车到了镇江,亲眼看着他们上了去南通的客船。